警用燒烤架在郊外的槐樹下泛著冷光,活像個誤入野餐現場的裝甲車。羅大柱正舉著鐵簽子跟羊肉串較勁,油脂滴在炭火旺處,騰起的青煙比他當年在毒窩裝的假煙還嗆人:“向陽你這破架子,烤出來的肉都帶著火藥味,怪不得局里總說你適合搞爆破!“
羅向陽蹲在地上調試便攜式烤爐,戰術靴邊擺著迷你急救包和GPS定位器:“這架子可是防暴材料特制的,上次緝毒行動炸飛了半個烤架,主體結構還完好——大柱哥你再抱怨,就把你綁在架子上烤五花肉。“
吳澤辰戴著白色棉手套,正在不銹鋼餐盒里調配醬料,玻璃瓶里的黑胡椒碎被他用鑷子夾得整整齊齊:“遠離炭火二十厘米,避免高溫破壞香料分子結構。“他抬頭看見羅秋衣正往烤架上放玉米,趕緊遞過隔熱手套,指尖不小心蹭到她手腕的舊傷,那是三年前在倉庫被鋼筋劃傷的,如今已淡成淺褐色的細線。
郊外的風卷著槐花香鉆進鼻腔,羅秋衣望著遠處的麥田,麥穗在夕陽下泛著金浪,突然想起吳澤辰送她的平安扣。自從上次在醫院見過真麥穗,她總覺得這個代號“麥穗“的新型毒品,像根無形的線,正把他們三人重新拽回風暴中心。
“秋衣!接肉!“羅大柱的吆喝打斷了她的思緒。只見他舉著烤得焦黑的雞翅,油脂正順著簽子往下滴,在草地上燙出滋滋的小洞:“獨家秘制麻辣雞翅,辣度五顆星,吃完能跟毒販子拼刺刀——老吳你別用那種眼神看我,秋衣就嘗一小口!“
吳澤辰的鑷子“當啷“掉進醬料碗,潔癖發作的他正要用酒精棉擦拭羅大柱的油手,突然聽見遠處土路上傳來汽車轟鳴。一輛銀灰色面包車轉過彎道,車窗玻璃貼著深色膜,行駛軌跡明顯避開了他們的露營點。
羅向陽的手不自覺摸向腰后,那里別著沒帶彈匣的配槍(局里規定野外非任務時間不得配實彈)。他注意到面包車在距離他們兩百米處停下,下來個戴棒球帽的男人,對著麥田舉起了相機。
“攝影師?“羅秋衣遞過烤好的土豆,鋁箔紙包裹的熱氣熏得她臉頰發紅,“現在拍麥穗是不是早了點?還沒到灌漿期呢。“
吳澤辰接過土豆時,突然瞥見男人拍照的角度——鏡頭并非對準麥田,而是他們的燒烤架。他悄悄掏出手機,打開遠程監控軟件,發現自家實驗室的門禁系統五分鐘前有異常登錄記錄,IP地址顯示來自郊區某基站。
“爸“他壓低聲音,鑷子精準地夾起羅大柱即將掉進炭灰的香腸,“把你的警用記錄儀打開,調成隱蔽模式。向陽,通知局里查一下那輛面包車的車牌。“
燒烤架上的氣氛陡然緊張,唯有羅大柱還在跟烤焦的玉米棒子較勁:“老吳你別疑神疑鬼,說不定人家是農業頻道的記者,來拍《走進科學·麥穗的一生》...“話沒說完就看見吳澤辰蹲下身,用鑷子夾起地上的面包屑——那是剛才他喂流浪狗時掉的,此刻竟被擺成了類似摩爾斯電碼的圖案。
“三長兩短,“吳澤辰瞳孔驟縮,“是求救信號。“他抬頭望向麥田,發現戴棒球帽的男人正慢慢走進麥壟,背影隱約透著股熟悉的狠勁——像極了三年前在碼頭見過的毒販副手。
羅秋衣突然想起臥底時學過的田間暗語,彎腰撿起塊石子,在烤架旁的土地上劃出三道短痕。幾秒后,麥田里傳來三聲烏鴉叫,正是他們當年在毒窩約定的緊急信號。
“是老鬼。“羅向陽低聲道,手按在對講機上卻沒敢打開,“他半年前潛入邊境販毒集團,之后失聯了。“他望向麥壟深處,那里閃過一抹衣角,正是老鬼慣用的藏青色夾克。
燒烤架上的肉還在滋滋冒油,羅大柱卻突然正經起來,肥肚子緊貼地面,像只偽裝成胖子的黑豹般溜進麥田。吳澤辰掏出隨身攜帶的微型掃描儀,對著面包屑信號掃了掃,屏幕上跳出串亂碼,經他快速解碼后,臉色瞬間凝重:“麥穗今晚過境,藏在飼料車的麩皮里,運輸路線...經過咱們剛才路過的鎮醫院。“
遠處的面包車突然發動,輪胎碾過碎石發出刺耳的聲響。羅秋衣看見男人轉身時,帽檐下閃過一道疤痕——那是三年前她在倉庫用滅火器砸出來的,當時以為那家伙已經死在爆炸里。
“是宋光祖的左膀右臂,“她握緊吳澤辰的手,掌心全是汗,“叫'刀疤劉',負責毒品運輸。“
吳澤辰的掃描儀突然發出蜂鳴,顯示五公里外有高頻次的化學信號波動,類似新型毒品的特征反應。他望向逐漸暗沉的天空,突然想起實驗室里那瓶從宋光祖處繳獲的“麥穗“樣本,標簽上的分析結果還剩最后一行沒寫完:“含神經毒素,作用機理類似...“
麥田里傳來三聲短促的鳥鳴,是羅大柱的安全信號。四人迅速收拾裝備,警用燒烤架被羅向陽拆解成零件塞進背包,吳澤辰順手把沒吃完的烤土豆裝進證物袋——萬一有毒販子的指紋呢。
返程的面包車上,羅大柱從褲兜掏出個皺巴巴的紙團,是在麥田里撿到的:“老鬼寫的,說飼料車今晚十點經過青河鎮,車牌尾號479,還畫了個骷髏頭——這孫子,跟當年在警校畫黑板報似的。“
車內燈光昏黃,羅秋衣看著紙團上的簡筆畫,突然想起老鬼總說自己有當美術老師的潛質,卻沒想到最后都把才華用在了畫密信上。吳澤辰打開筆記本電腦,入侵交通監控系統,很快鎖定了目標車輛:“果然,車底盤加裝了夾層,麩皮下面應該藏著鋁箔包裝的毒品。“
“秋衣姐,“羅向陽突然從后視鏡看她,“你要不要...“
“不用。“她打斷他,指尖摩挲著平安扣,“我現在的身份是普通市民,反而更適合去鎮醫院探探情況——那里有個兒科病房,上次體檢時看見護士站貼著急救流程圖,布局很適合埋伏。“
吳澤辰剛要反對,看見羅秋衣從帆布包里掏出頂假發和醫用口罩——這是她每次出門必備的偽裝工具,哪怕只是去菜市場。他突然想起她臥底時的代號“麥穗“,原來命運早就在名字里埋下了伏筆。
面包車在鎮醫院路口停下時,路燈剛亮起第一盞。羅大柱拍了拍吳澤辰的肩膀:“澤辰,你跟著秋衣,我和向陽同志去截飼料車。記住,別讓她靠近刀疤劉三米以內,那家伙現在看見穿白大褂的就發瘋——上次在碼頭,他把我的假胡子都扯掉了。“
醫院走廊飄著熟悉的消毒水味,羅秋衣混在探病家屬中走向樓梯,吳澤辰穿著從車上備用的白大褂,胸前掛著偽造的實習醫生證件,指尖還捏著從燒烤架順來的鑷子——此刻成了他最順手的武器。
兒科病房傳來孩子的哭鬧聲,羅秋衣突然停住腳步,看見護士站的公告欄上,貼著張泛黃的宣傳單:“關愛兒童健康,遠離新型毒品“,配圖正是麥穗的圖案。她心中一凜,突然明白為什么毒販子要用“麥穗“作為代號——這種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植物,正是最好的偽裝。
吳澤辰的掃描儀突然震動,顯示二樓儲物間有異常熱源。他順著指示摸過去,發現門縫里滲出淡藍色的光,正是“麥穗“毒品在紫外線照射下的特征反應。剛要推門,身后突然傳來刀疤劉的冷笑:“吳總,好久不見啊,上次在倉庫沒炸死你,真是遺憾。“
與此同時,鎮外的國道上,羅大柱趴在路邊的排水溝里,看著飼料車的車燈越來越近。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警用辣椒水,突然想起燒烤時沒吃完的麻辣雞翅——要是此刻能往毒販子嘴里塞一口,說不定比***還管用。
晚風掀起麥田的波浪,遠處教堂的鐘聲敲響十點。三個曾在火鍋桌上笑鬧的人,此刻又各自鉆進了不同的戰場,卻都清楚,這一次,他們守護的不再只是彼此,還有那些在燒烤架旁追逐蝴蝶的孩子,和那片在夕陽下金黃的麥穗。
吳澤辰被刀疤劉的匕首抵住后腰時,突然聽見儲物間里傳來玻璃碎裂的聲音——是羅秋衣打碎了裝著酒精的玻璃瓶。他猛踩對方腳背,趁其吃痛時轉身,鑷子精準地戳向對方手腕穴位,這招還是當年在警校跟羅秋衣學的女子防身術。
“秋衣!“他大喊著沖進儲物間,看見她正用滅火器噴射貨架上的鋁箔包,藍色火焰在滅火劑中噼啪作響,像極了三年前倉庫那場差點吞噬他們的大火。而在貨架最底層,躺著半張照片,上面是三個穿警校制服的年輕人,背后是搖曳的麥穗。
飼料車在國道急剎的聲音傳來時,羅大柱正從排水溝躍起,肥碩的身軀竟靈活得像只海豹。他舉著亮閃閃的警官證,對著目瞪口呆的司機大喊:“警察臨檢!車上的麩皮是不是摻了辣椒面?我聞著比火鍋底料還沖!“
當第一顆警燈在鎮醫院樓頂亮起時,吳澤辰終于看清了儲物間墻上的涂鴉——是老鬼的字跡,畫著個笑臉,旁邊寫著:“這次換你們來救我了。“他突然想起燒烤時羅大柱說的話,原來所謂的劫后余生,從來不是單槍匹馬的勝利,而是當你轉身時,總有人舉著滅火器,或者麻辣雞翅,站在你身后。
夜色漸深,三人在鎮醫院的天臺會合。羅秋衣望著遠處被攔下的飼料車,車燈在麥田里劃出兩道光軌,像極了燒烤時炭火星子蹦出的軌跡。吳澤辰摘下染血的白大褂,里面的襯衫還帶著烤土豆的香味,羅大柱則捧著從毒販子那兒繳獲的零食袋,里面裝著沒吃完的麻辣豆干。
“老吳你看,“羅大柱晃著豆干包裝袋,“跟我藏的火鍋底料一個牌子,說不定毒販子也愛吃辣——下次行動帶兩包當誘餌?“
吳澤辰剛要反駁,看見羅秋衣正對著天際線微笑,月光給她的側臉鍍了層銀邊。他突然明白,無論案件多復雜,只要這三個人還能在燒烤架旁斗嘴,在醫院天臺分食麻辣豆干,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晚風帶來遠處麥田的沙沙聲,像無數麥穗在鼓掌。這一晚,當緝毒犬在飼料車夾層找到成箱的“麥穗“時,吳澤辰正在實驗室里分析新樣本,發現毒素分子式竟與羅秋衣平安扣上的麥穗花紋驚人相似。而羅大柱則在值班室打著呼嚕,夢里還在跟刀疤劉搶烤雞翅,羅秋衣坐在旁邊整理資料,偶爾抬頭看看窗外的月光,知道有些故事,才剛剛開始。
但那都是后話了。此刻,鎮醫院的走廊里,三個渾身煙火氣的人正等著向陽辦結案手續,羅大柱的肚子又開始咕嚕嚕叫,吵著要去吃夜宵。吳澤辰說附近只有二十四小時便利店,羅大柱立刻雙眼放光:“便利店好啊!關東煮配麻辣醬,比毒販子的陰謀帶勁多了!“
于是,在這個劫后余生的夜晚,三人踩著月光走向便利店,影子被路燈拉得老長,時而交疊,時而分開,卻始終朝著同一個方向。就像他們的人生,總在危險與溫暖間切換,卻永遠記得,燒烤架上的煙火,火鍋桌上的爭吵,和彼此手心里的溫度,才是最堅實的防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