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里奧問,“你的意思是,我們需要媒體的支持?”
“是的,但不是你想的那種。”羅斯福回答。
里奧的第一反應,是去聯系匹茲堡本地的報紙和電視臺。
他認為,社區中心的故事,充滿了新聞價值,應該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一個愚蠢的想法。”羅斯福立刻否定了他,“孩子,永遠不要在敵人選定的戰場上,用敵人制定的規則去戰斗。”
“主流媒體,從報紙到電視臺,它們背后都是大公司的廣告費在支撐,它們的股東和市長以及頂峰發展集團,都屬于同一個階級。你去找他們,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被生吞活剝。”
“他們會派一個精明的記者來采訪你,然后通過剪輯,把你說的話斷章取義,把你塑造成一個煽動民粹的無知青年。或者,他們干脆就不會報道這件事,讓你的聲音,石沉大海。”
“那我們怎么辦?繼續在推特上發帖嗎?”里奧想到了薩拉正在做的事情。
“那也不夠。”羅斯福說,“文字是冰冷的,缺乏情感的穿透力。人民需要看到你的臉,聽到你的聲音,感受到你的憤怒和真誠。他們需要和一個活生生的人建立連接,而不是和一個網絡ID。”
“我當年面對大蕭條時,之所以能穩住人心,靠的就是廣播。我通過爐邊談話,直接和每一個美國家庭對話,繞開了那些對我充滿敵意的報紙寡頭。”
“你也需要一個屬于你自己的廣播,一個能讓你直接和匹茲堡市民對話的平臺。”
羅斯福停頓了一下,然后給出了一個屬于二十一世紀的解決方案。
“去創辦一個Youtube頻道。”
里奧愣住了。
Youtube?
他平時只在上面看一些游戲視頻和電影解說。
他從沒想過,這個娛樂平臺,能成為政治斗爭的武器。
“是的,Youtube。”羅斯福的語氣不容置疑,“這是這個時代最廉價,也最強大的擴音器。而且,最重要的是,在這里,規則由我們自己制定。”
說干就干。
里奧立刻找到了薩拉,向她說明了這個想法。
薩拉的眼睛亮了起來。
作為一個熟悉網絡生態的年輕人,她立刻就明白了這個戰略的精妙之處。
她馬上注冊了一個新的頻道。
“頻道叫什么名字?”薩拉問。
里奧思考了片刻。
羅斯福的聲音給了他答案。
“叫匹茲堡之心。”
“我們的定位,不談論那些虛無縹緲的全國大政方針,不討論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狗屁倒灶。我們就聚焦匹茲堡本地,聚焦我們身邊每一個普通人的民生問題。社區中心、公共交通、坑坑洼洼的道路、不斷上漲的房租……這些,才是人們真正關心的東西。”
頻道建立起來了。
現在,需要拍攝第一期視頻。
就在里奧準備在自己那張堆滿了書籍和速食包裝盒的書桌前,用筆記本電腦的攝像頭開始錄制時,羅斯福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親自下場,開始扮演導演的角色。
“停下!里奧,你想讓所有人覺得你是一個住在垃圾堆里的失敗者嗎?”
羅斯福的語氣非常嚴厲。
“一個政治領袖的形象,必須從第一秒鐘就建立起來。我們需要一個能傳達出穩重、可靠和親民這三個信息的場景。”
里奧環顧自己這間狹小的公寓,實在找不到任何一個角落,能和這三個詞沾上邊。
“把你公寓里唯一像樣的一件家具,那張扶手椅,搬到壁爐前面。”羅斯福指揮道。
“可那個壁爐是假的,只是個裝飾品。”里奧說。
“沒人會在意。重要的是它傳達出的家庭和溫暖的象征意義。”
里奧費力地把椅子搬了過去。
“現在,看你背后的書架。”羅斯福繼續說,“把那些亂七八糟的速食包裝盒全都扔掉,書架上只能放兩本書。”
“哪兩本?”
“一本《圣經》。”羅斯福說。
“《圣經》?我不是基督徒。”里奧有些不解。
“但你將要服務的選民里有很多人是,特別是那些保守的、上了年紀的工人階級。這本書放在那里,不是為了表達你的信仰,而是為了向他們傳遞一個信息:你尊重他們的傳統和價值觀,這是一種政治上的團結策略。”
“另一本呢?”
“霍華德·津恩的《美國人民的歷史》。”
里奧立刻明白了羅斯福的用意。
這本書代表了他的立場。
他不是一個傳統的政客,他站在人民的一邊。
一本代表團結,一本代表立場。
一個完美的背景就這樣布置好了。
接下來是演講稿。
里奧根據自己前幾天整理的材料,寫了一份草稿。
羅斯福逐字逐句地幫他修改。
“刪掉這個詞,程序正義,太學術了,沒人聽得懂。直接說市政府的拍賣過程有問題。”
“這句話太長了,斷開。多用短句,多用排比,讓你的話聽起來有力量,有節奏感。”
“這里,你需要一個比喻。告訴人們,社區中心就像他們家庭后院里那棵老橡樹,雖然不完美,但為幾代人遮風擋雨。現在,有人想砍掉它,只為了在原地蓋一個毫無生氣的游泳池。”
稿子改好了。
最后是表演指導。
里奧坐在椅子上,面對著薩拉架設好的二手單反相機,感覺渾身不自在。
“語速放慢,里奧。”羅斯福的聲音在他的腦子里回響,像一個嚴格的戲劇老師,“想象你不是在發表演講,你是在和一個在鋼鐵廠辛苦工作了一天的朋友,坐在爐邊聊天。你的語氣,要真誠,要平穩。”
“身體稍微向前傾,看著鏡頭,就像看著對方的眼睛。不要回避,讓他們感受到你的自信。”
“說到市政府的不作為時,你要皺起眉頭,用你的表情,展現出你的憤怒和失望!”
“講到社區居民們的困境時,你的聲音要放低,要展現出你的同情和理解。”
里奧一遍又一遍地練習著。
從最初的僵硬和生澀,慢慢地,他開始找到了感覺。
他不再是里奧·華萊士,他成了“匹茲堡之心”的主講人。
他成了那個為社區發聲的戰士。
第一期視頻,他只講了一件事。
鋼鐵工人社區中心的故事。
他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把頂峰發展集團和卡特賴特市長之間那見不得光的利益輸送,清晰地講述了出來。
他把喬治、羅莎、邁克的故事,穿插在整個敘述中。
這不僅僅是一個關于土地和稅收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人的故事。
視頻錄制完畢。
薩拉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進行了簡單的剪輯,配上了字幕和一些關鍵信息的圖片。
然后,她點擊了“上傳”。
“匹茲堡之心”的第一期視頻,正式上線了。
第一天的結果,令人沮喪。
視頻的播放量,只有可憐的幾百次。
其中大部分,可能還是弗蘭克和他的那些老伙計們貢獻的。
評論區里,除了幾個社區居民的鼓勵外,更多的是一些冷嘲熱諷。
“又一個想靠罵政府博眼球的網紅。”
“這人誰啊?說話慢吞吞的,看得我快睡著了。”
“講得頭頭是道,有本事你去競選市長啊,loser。”
里奧看著這些評論,感到一陣氣餒。
他原本以為,這個視頻能像一顆炸彈,在匹茲堡的輿論場上炸開。
但現實是,它更像一顆被扔進大海里的小石子,連一點漣漪都沒有激起。
“我們是不是失敗了?”他問羅斯福。
羅斯福的聲音卻顯得異常平靜。
“別急,孩子。”
“政治宣傳不是速效藥,我們已經播下了種子。”
“現在,我們只需要一點小小的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