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此一言。
苗江美眸閃爍,心里開始權衡利弊。
李言的招攬她并不意外,李言麾下人手緊缺,唯一一支隊伍還是從二十九軍那里要來的。
背靠這樣一個強大組織。
李言準備組建的部隊必然不會是小打小鬧。
先前張自忠為了將李言拉進二十九軍,開口便是一個警備師的編制,然而李言卻毫不猶豫的拒絕。
由此看來,李言的野望又或他的任務,遠不止一個警備師,興許是一個軍,甚至十個軍。
脫離綏靖公署軍政情報處?
背叛復興社?
轉(zhuǎn)身接受李言的招攬?
至于日特機關。
雙方不過是合作關系,利益交換。
權衡半天,苗江發(fā)現(xiàn)她壓根沒得選,李言已經(jīng)將她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她若開口拒絕,李言只需通知綏靖公署軍政情報處和復興社特務處,下一秒她就得亡命天涯,想活命的話,她只能去東北當漢奸。
明知道自己沒有選擇的余地,但出于內(nèi)心對自身能力的驕傲,苗江拿捏著分寸與火候,臉上稍微表現(xiàn)出一些意動:“李先生背后的組織確實令人敬畏,貴組織的實力同樣令人驚嘆,不知李先生所說的更大舞臺,具體是多大?”
見苗江這樣問,為了收服這個人才,手里沒人的李言倒也舍得下血本,張口便說:“苗科長如果愿意棄暗投明,我方準備邀請苗科長擔任情報處長一職,由苗科長來領導統(tǒng)籌情報部門。”
“當然,倘若苗科長能力夠強,情報處能在苗科長的領導下發(fā)揚光大,苗科長自然能夠水漲船高,成為一名情報局長,乃至一位情報部長。”
“在我手下發(fā)揚光大?”苗江的目光瞬間呆滯停頓,她無語看向李言,有些好笑的說道:“聽你這意思,你所說的情報部門目前僅存在于口頭上。”
這話令李言頗為尷尬。
情報部門確實只存在于口頭上,如果苗江愿意加入進來,那么她會成為情報部門001號員工。
好吧!
懶得琢磨應該怎樣畫餅引誘。
李言直接對苗江說道:“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循序漸進,羅馬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目前這個情報部門確實還是個空架子,沒有難度的事情,想來苗科長也難以提起興趣。”
“我方對情報部門的要求非常高,同時投入也很大,我相信以苗科長的能力而言,哪怕是從零開始,苗科長同樣能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投入能有多大?”苗江直勾勾的問道,她對這個問題比較關心,以此來判斷未來前景。
“看來苗科長對我方的實力依然心存疑慮。”
李言嘆了口氣,微笑給予回復:“初期投入一百萬銀元,槍支彈藥另算,我方對情報部門的投入預算與支持力度不會低于國黨旗下的復興社特務處。”
“初期一百萬銀元!”
“槍支彈藥另作計算。”
苗江聞言有些驚駭。
她并不懷疑李言這番話的真實性,李言身后的組織明顯財力雄厚,絕對能媲美江浙財團。
先前李言賣給二十九軍的武器彈藥完全屬于虧本買賣,只要李言愿意,哪怕喊價500萬銀元。
晉綏軍、魯軍、紅軍、川軍、桂軍、馬家軍、湘軍等等,大把的勢力愿意掏這筆巨款。
有足夠的財力扶持。
此外還背靠一支軍隊。
再加上李言身后那股強大的勢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新生的情報機構,其發(fā)展速度絕對會超出常人想象,此刻她若答應下來,成為這個情報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以未來前景而言,她苗江說不定就能有機會和戴處長齊駕并驅(qū)。
“苗科長,你考慮的如何?”
李言的說話聲打斷了苗江心緒澎湃的暢想,她臉色微紅,目光閃爍不停,難以壓制心中情緒。
直到十秒之后。
苗江終于恢復平靜。
她抬眼看向李言,聲音清脆動聽:“一個新生的情報機構必然事務繁多,千頭萬緒,希望李先生日后能不計前嫌,給予手下人充分信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苗科長無需擔憂,只要是工作需要,該給的信任李某自會給足。”李言十分確定的回道,表明自己不是那種深信多疑之人。
在李言看來,苗江絕對會盡心盡力的操持這個情報機構,原因很簡單,雙方算是榮辱系于一身,他如果出了問題,苗江這個情報處長還怎么干下去?
他的實力膨脹的越快。
情報部門自然也能跟著壯大。
說句不好聽的,一旦他李某人玩完了,權利也好,地位也罷,這些都將離所有人遠去,圍繞在他身邊的受益者會比他本人更關心他的安危。
系統(tǒng)在他的身上,掩人耳目的虛假海外組織也只有他能聯(lián)系,任何人都無法取代他的位置。
將苗江收歸麾下之后。
李言心情不錯。
手里緊握著的手槍也被他順勢放在茶幾上。
看見苗江似乎對茶幾上的大黑星很感興趣,李言大方的將這把黑星手槍推到苗江面前:“這槍送你了,應該比你那把勃朗寧要好使很多。”
苗江沒跟李言客氣,這支刻有五角星,通體漆黑的黑星手槍很快就被她握在手中欣賞。
她的配槍是一把勃朗寧M1903。
也就是大眾熟知的馬牌擼子。
槍牌擼子、馬牌擼子、花口擼子,這是國內(nèi)應用最廣的三種手槍,一槍二馬三花口說的便是它們。
馬牌擼子屬于袖珍型便攜式手槍,光體型就比她手里這把手槍要小上好幾號。
盯著手里這把黑色手槍欣賞了一會,苗江忽然閃過一段回憶,這種型號的手槍她見過一次,這不就是蘇俄的軍警制式手槍托卡列夫TT-33。
“這槍你是從蘇俄人那里買的?”苗江音色清冷,好奇詢問這款手槍的來路。
“不是,它是仿制的。”李言搖頭解釋:“我們給它取名為54式黑星手槍,它的仿制對象是蘇俄的托卡列夫TT-33手槍。”
“仿制的?”
苗江目光一愣,后又驚愕說道:“難不成你們這個組織還有屬于自己的槍械制造廠?”
“如果連軍工廠都沒有,武器彈藥全靠外部供應,這樣的部隊何年何月才能驅(qū)逐日寇,收復失地。”
苗江聽著這話,再想想李言提供給二十九軍的低價武器,難以置信說:“莫非你賣給二十九軍的德械武器彈藥,全是你們自己的工廠仿制的?”
“沒錯!”李言輕輕點頭。
見李言親口承認,苗江很是震撼,同時也覺得有些慶幸,看來她還是低估了李言背后那個組織的強大,其實力恐怕遠超她的想象。
全國目前共有五座頗具規(guī)模的兵工廠。
分別是沈陽兵工廠、太原兵工廠、鞏縣兵工廠、漢陽兵工廠、上海兵工廠。
沈陽兵工廠就不說了,已被日寇占據(jù)。
剩下的四座兵工廠除了太原兵工廠屬于晉綏軍,另外三座兵工廠都屬于**,閻老西能在晉綏兩省屹立不倒,靠的就是那座太原兵工廠。
據(jù)她所掌握的情報顯示。
太原兵工廠開足馬力能年產(chǎn)步槍數(shù)萬支,輕重機槍上千挺,迫擊炮數(shù)百門,此外太原兵工廠還能生產(chǎn)一定數(shù)量的山炮和野炮,以及大量的炮彈與子彈。
太原兵工廠產(chǎn)能是不錯。
但要說到質(zhì)量,那就不怎樣了。
太原兵工廠生產(chǎn)的山炮和野炮,連晉綏軍自己都嫌棄,甚至不敢用,因為時常會炮彈炸膛。
李言一揮手就能賣給二十九軍一萬支步槍,兩千萬發(fā)子彈,六百挺輕重機槍,五十門野戰(zhàn)炮。
這說明李言身后那個組織所擁有的兵工廠,產(chǎn)能巨大,而且質(zhì)量也同樣優(yōu)秀。
她打探過情報,李言提供給二十九軍的德械武器,完全和德意志的本國貨不相上下。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背靠一家產(chǎn)能巨大的兵工廠,以及那個海外聯(lián)合組織,李言完全可以拉起一支規(guī)模不小的部隊,至少也能和晉綏軍互爭高低。
右方沙發(fā)上。
李言見苗江又被震撼。
他對自己這番胡編亂造,很是滿意。
況且他并非胡編亂造,統(tǒng)子哥的能力豈是兵工廠可以比較的,誰家兵工廠能一銀元生產(chǎn)一萬支步槍?
考慮到苗江需要時間來消化諸多信息,
李言沒在苗江房中久留。
跟她打了個招呼,李言原路返回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