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
南京雞鵝巷53號。
復興社特務處總部駐地。
坐在辦公室中的處長助理周養浩伸手接過電訊科長遞來的電文,垂目查看電文內容。
“好!好!好!這個李維恭竟能談下這樣一筆大生意,鄭書記看人還真準,李維恭確實有些能力。”
看完電文的周養浩放聲大笑,連說三個好字,他口中的鄭書記正是復興社常務干事會書記長鄭介岷。
復興社一號人物是社長蔣校長,二號人物則是常務干事會書記長,鄭介岷乃是蔣校長的親信,外界稱其為委員長麾下十三太保之一。
“100門M1式75毫榴彈炮、1000門M2式60毫米迫擊炮、50萬發迫擊炮彈、5萬發高爆榴彈,15萬美金一輛59式主戰坦克,李維恭這家伙此次功勞不小啊!”周養浩眼含一絲嫉妒,說話語氣帶著感慨。
電文中那些風里來雨里去的談判風波,他周養浩最多只能信一半,李維恭這家伙明顯踩了狗屎運,上門拜訪李言居然歪打正著,白撿一份大功。
等戴老板向委員長匯報時。
李維恭亦能得到露臉機會。
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哪怕只是讓委員長心中有個印象,知道這么個人名,再加上李維恭的專營手段與鄭書記的大力提拔,李維恭輝煌騰達指日可待。
早知事情這般順利,他周養浩應該搶先一步攬下談判任務,星夜啟程,直奔山東曹縣,面見李言,屆時這份功勞哪里輪得到李維恭來獨占鰲頭。
在特務處內部,每位站長都是他的競爭對手,特別是李維恭這種見縫插針、精于鉆營之輩。
一炷香后。
戴笠的辦公室中。
戴雨農翹著二郎坐在真皮沙發上。
周養浩站姿工整,默默立于茶幾旁邊。
看完周養浩拿來的電文,戴笠取下眼鏡,心情大好,側目對周養浩說道:“立即備車,去長江路。”
“這么著急…”
周養浩暗中笑笑,二話不說轉身下去備車。
“李維恭!鄭介岷的人…”戴笠皺眉望著周養浩即將消失的背影,心中頗為驚詫,先前他在委員長面前攬下此事時,他并未抱有期望,誰曾想這個李維恭真有一些本事,不像表面那般只會溜須拍馬,四處鉆營。
事情確實辦得很漂亮,可惜非常遺憾,李維恭不是他戴雨農的人,而是鄭介岷安插在特務處的釘子。
外人只看到他戴雨農執掌特務處風光無限,殊不知這風光無限的背后同樣也風險無限,稍不注意便是粉身碎骨的凄慘下場,就拿鄭介岷這老小子來說。
鄭介岷早有控制特務處之野心,幸好委員長對他戴雨農還算信任,沒讓鄭介岷這老小子得逞。
一旦失去特務處長這一身份,公憤也好私憤也罷,估計很多人都會順水推舟,狠狠的踹他一腳。
…
南京長江路292號。
這里是南京國民政府中樞所在地。
市民戲稱此地為國民政府大院,像總統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檢察院等民國核心權利機構都坐落在這片綠樹成蔭的建筑群中。
蔣校長的辦公場所一般分為三個地方,白天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辦公室,也就是政府大院子超樓,夜里要么在中央軍校憩廬官邸,要么在小紅山官邸。
戴笠乘車來到長江路第292號,后又抵達子超樓,經過通報,戴笠順利進入委員長辦公室。
蔣校長的辦公室并不奢華,室內陳設古色古香,辦公室中除了蔣校長坐在辦公桌后方,蔣校長的頭號大秘委員長侍從室第二室主任陳佈雷也在辦公室內。
“戴處長先坐一會,委座正在批改幾份公文。”一身中山裝的陳佈雷壓低聲音,淡笑邀請戴笠入座。
“陳主任客氣了!”戴笠態度謙遜,打完招呼才緩身坐在辦公室中的會客沙發上。
不過一會,陳佈雷踏步無聲,端著一杯熱茶走了進來,戴笠趕緊站起身來,以雙手接穩茶杯。
他戴雨農雖是特務處少將處長,屬于校長親信,若和陳佈雷比較,他戴雨農相差不止一級。
委員長侍從室不是什么簡單的秘書機構,委員長侍從室的地位堪比晚清軍機處,屬于軍政幕僚團。
侍從室編為一室兩處五組,第一處負責軍事,第二處負責黨政,據傳委員長有意成立第三處,這個尚處于傳聞中的侍從室第三處將署理黨政軍三方人事。
大約過了五分鐘。
皮鞋踩在地板上的咯噔聲打破沉靜氣氛。
身穿上將軍服的蔣校長走出辦公桌,緩步來到沙發前,戴笠眼疾手快,早已起身等候多時。
“坐吧坐吧,雨農啊!怎么現在連你也學會惺惺作態。”剛剛入座的蔣校長搖頭對戴笠說道。
戴笠:“……”
他心在腹誹:“我惺惺作態?你以為我想啊?大家不都這樣,做官嘛,要的就是和光同塵,隨波逐流,眾人皆醉我獨醒,天下皆黑我獨白,那是自討苦吃。”
暗暗腹誹完蔣校長,戴笠沒有立即坐下,而是從衣兜里掏出李維恭發來的那份表功電文。
將電文遞給蔣校長,戴笠解釋說道:“委座!特務處濟南站的上校站長李維恭下午去見了李言,雙方談的十分順利,這是李維恭發過來的商談結果。”
“李維恭!”
“濟南站上校站長。”
蔣校長念了念這個名字,心中沒有半分印象。
實際上,別說一個小小的上校站長,數遍全**事體系,能讓他記住名字的少將旅長都屈指可數,目前唯有李言這個另類的黑戶旅長讓他印象深刻。
第三路軍第一獨立步兵旅?
韓復渠給的編制不是黑戶是什么?
經過黨國承認了嗎?沒被承認你就是黑戶。
沒作多想,蔣校長攤開手上電文,垂目查看這個特務處上校站長李維恭究竟談出一個什么結果。
“這…”
電文中的內容令蔣校長赫然一驚,瞳孔微微放大,他直接忽略那些辭藻華麗的表功詞句,目光死死盯著那一串又一串的阿拉伯數字。
“100門美式75毫米榴彈炮。”
“1000門美式60毫米迫擊炮。”
“50萬發殺傷爆破彈,5萬發高爆榴彈。”
“愿為裝甲兵團提供第一代59式主戰坦克?”
凝視電文中那些阿拉伯數字,久居高位的蔣校長難免感到有些心驚,他心驚的不是這批數量不小的火炮與炮彈,而是心驚于能拿出這批武器彈藥的李言。
李言代表的不是國家勢力。
這小子屬于徹頭徹尾的私人勢力。
一個非國家的私人組織勢力能拿出數量如此龐大的武器彈藥,他總覺得太過虛幻,半分也不真實。
全球范圍內真有這么強大的私人勢力?按理說無論什么組織,官方也好私人也罷,只要達到一定程度,來到一定體量,他蔣校長不應該沒聽說過才對。
任何組織勢力,你總不能憑空出現吧?
你總得從弱到強,一步一步發展吧?
在這個逐步壯大的過程中,誰能做到不接觸外界,半點風聲不露?可李言就做到了,簡直是件怪事。
當下他已經確定。
李言并非歐美列強的白手套。
而是確有其事。
李言身后存在一個極其強大的組織勢力。
這方未知組織勢力擁有十分雄厚的軍工產業,從輕武器再到重武器,這方勢力都能進行大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