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老瘋子”提供的模糊線索,警方對城市北部,特別是靠近城鄉結合部的那片區域進行了大規模的秘密排查。這里充斥著待拆遷的舊樓、廢棄的廠房和雜亂無章的自建房,人口流動性大,環境復雜,確實是隱藏罪行的理想之地。
連續兩天的排查,動用了大量警力,走訪了數百戶居民和商戶,查看了數十處廢棄建筑,卻一無所獲。沒有發現任何與惡魔烙印相關的物品,也沒有人反映聞到過異常的、濃郁的麝香沒藥氣味。仿佛那個“火人”和“香的魔鬼”只是老瘋子的一個噩夢。
警隊內部開始出現一些質疑的聲音,認為在一個精神顯然不正常的流浪漢身上投入過多精力是否值得。破案的壓力如同不斷收緊的絞索,讓每個人都感到窒息。
秦放站在臨時指揮點——一間借用的社區辦公室窗前,看著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和雜亂無章的街道,眉頭緊鎖。他相信秦曉曉的感知,也相信那個老瘋子眼中真實的恐懼。兇手一定就隱藏在這片區域的某個角落,只是他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門。
“或許,我們找錯了方向。”秦曉曉的聲音在他身后響起。她剛剛結束了對前三名死者遺物的再次檢查,希望能找到被忽略的線索。
“怎么說?”秦放轉過身。
“兇手選擇流浪者作為目標,是因為他們邊緣,消失不易引起注意,符合他‘凈化’社會垃圾的扭曲心態。”秦曉曉分析道,“但實施如此帶有強烈儀式感的謀殺,他需要一個相對固定、隱蔽且不會被打擾的‘圣所’(Sanctuary)。那些完全廢棄、無人問津的地方,雖然隱蔽,但缺乏‘秩序感’,不符合儀式進行者對環境和掌控力的心理需求。”
她頓了頓,繼續道:“老瘋子提到‘舊房子’,不一定是指完全廢棄的。也有可能,是那種看似有人居住,但實際上已經被兇手或其團體控制的……半廢棄狀態的特殊場所。比如,一個掛著某種合法招牌,但實際從事非法活動的據點。”
這個角度非常新穎!警方之前的排查重點完全放在了“廢棄”和“無人”上。
“什么樣的合法招牌?”秦放追問。
“能夠解釋異常氣味,并且其業務性質便于接觸社會邊緣人群,不會引人懷疑的……”秦曉曉沉吟著,“比如……殯葬服務?香料作坊?甚至是……某種打著‘身心療愈’、‘宗教交流’幌子的偽機構?”
“身心療愈……宗教交流……”秦放腦中靈光一閃!他立刻打開電腦,調出該區域所有注冊登記的商戶和機構名單,進行快速篩查。
名單很長,從餐館、便利店到維修鋪、小作坊,琳瑯滿目。突然,一個名字跳入了他的眼簾——
“凈心堂”——
經營范圍:香道文化推廣、傳統冥想、身心放松課程
注冊地址:北區柳巷17號(原柳巷小學舊址)
*注冊人:吳念真 *
“凈心堂”?香道文化?身心放松?這簡直完美契合了“異常香料氣味”和“可能吸引或接觸特定人群”的特征!而且其地址是原小學舊址,空間足夠大,足夠隱蔽!
“重點調查這個‘凈心堂’和注冊人吳念真!”秦放下令,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
調查迅速展開。外圍調查顯示,“凈心堂”開業不到一年,平時門庭冷落,很少看到有人進出。鄰居反映,偶爾能聞到里面傳出很濃的、奇怪的香味,說不清是什么,但聞久了有點頭暈。注冊人吳念真,男,四十二歲,背景神秘,據說早年出國學過什么“靈性哲學”,回國后開了這個堂口,但具體做什么,沒人清楚。
更令人起疑的是,通過交通監控模糊的比對,發現吳念真名下的一輛老舊面包車,在最近兩起流浪者死亡案發現場周邊區域,都曾出現過!
嫌疑急劇上升!
秦放決定,不再等待,以免打草驚蛇。他申請了搜查令,準備對“凈心堂”進行突擊檢查。
傍晚時分,天色徹底暗了下來,雨依舊沒有停歇的跡象。數輛警車悄無聲息地包圍了位于柳巷深處的“凈心堂”。這里果然是一處廢棄的小學校舍改造的,圍墻高大,鐵門緊閉,院子里雜草叢生,只有一棟三層的主樓亮著微弱的光,在雨夜中顯得格外陰森。
空氣中,隱隱約約飄蕩著一股甜膩得令人頭暈的麝香與沒藥混合氣味,與秦曉曉通靈時感知到的、以及老瘋子描述的“香”味完全一致!
秦放打了個手勢,特警隊員利用破門錘,猛地撞開了那扇沉重的鐵門!
門開的瞬間,一股更加濃郁、幾乎凝成實質的奇異香風撲面而來!與此同時,主樓內那點微弱的光亮,倏地熄滅了!
整個“凈心堂”,瞬間陷入了一片黑暗和死寂之中,只有雨水敲打屋檐和樹葉的沙沙聲。
秦放心中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他舉起手電,光束刺破黑暗,率先沖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