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宋滿倉拉上宋老爹來到宋今昭家。
“明天巳時開祠堂祭祖,還有就是我想問一下你家開賀宴打算哪天辦?”
兩家宴席請的客人大部分是重合的,肯定不能在同一天辦。
宋今昭的手指在桌面上敲擊兩下,“明天祭祖,后日要去鄭秀才家拜訪,該買的東西還都缺著,大后天吧。”
宋滿倉頷首,開賀宴肯定是越早辦越好,時間拖得越長,喜氣就拖沒了。
隔天上午祭祖之前,宋今昭先帶著宋啟明三人來到宋三郎夫婦的墓前祭祖。
宋啟明拿著喜報跪在墓前一字一句地讀,站在身后的宋老爹這次沒哭,是笑著的。
這次開祠堂,村里無論男女老少都跑過來湊熱鬧。
宋今昭站在外祠盯著內祠里正在進行的祭祖過程,屋內不少人羨慕地看著宋家人。
出了個宋今昭,宋家三房在宋家村的地位就往上升了升。
現在宋啟明又考中了秀才,地位堪比村長,甚至連村長都要讓著他們。
光是宋啟明的開賀宴擺在宋高力的前頭,就已經很說明情況了。
人群中幾個婦人頭靠在一起竊竊私語道:“啟明都已經考中秀才了,今昭丫頭是不是就能嫁人了?”
受過天子恩賞,又是秀才老爺的親姐姐,就算現在還有宋詩雪和宋安好要養,想娶宋今昭的人也多如牛毛。
另一個婦人搖頭否定,“當初說的是宋啟明不成家宋今昭不嫁人,這位秀才老爺如今才十二歲,還早的很。”
“更何況就算宋今昭現在嫁人,也挑不上村里那些歪瓜裂棗,肯定是往城里條件好的人家選。”
幾位婦人咂吧嘴,說的也是,村里人是配不上了。
村里是青磚瓦房,城里還有鋪子,幾百兩銀子的身家,還有田地當陪嫁,細數村里還沒成親的男子,都和宋今昭差的太遠。
兩張高中秀才的喜報被掛在了內祠里,村譜上更是濃墨重彩地記錄兩人考上秀才的全過程。
第二日兩家人帶著禮物來鄭秀才家拜謝。
宋啟明將親手寫的紅色請柬雙手遞給鄭秀才,“明日學生在家舉辦開賀宴,還請先生一定要來。”
鄭秀才笑著接過請柬,“我一定會到。”
宋大壯呼吸變淺,輕微無措地盯著請柬。
村里請人吃酒都是口頭喊一聲,他們沒準備請柬。
緊接著,宋啟明拿出一疊厚厚的請柬在經館發。
宋大壯湊到宋高力耳邊小聲說道:“要不回去趕緊寫,反正我們家在后天。”
宋高力搖頭,跟上宋啟明后面,“沒事,同窗都知道我考的最后一名,有沒有請柬沒有關系。”
宋啟明的姐姐和妹妹都可以幫他寫,自家就他跟阿爺,得寫到什么時候。
離開鄭家后,宋今昭又帶著宋啟明來到縣衙拜見縣令張遠宗。
望著站在面前的一姐一弟,張遠宗仿佛能看到以后的宋家,肯定不會再是普通農戶,或許有一天能超過自己也不一定。
開賀宴當天的主菜是紅燒羊肉,搬到府城羊不方便帶走,索性殺了吃肉。
一整頭母羊宴席做了一半,另一半村長買走了。
原先那頭山羊幼崽如今長得比它娘還要壯,宋今昭打算過幾天用它來做烤全羊。
宴席上,村里人對宋啟明用盡了夸贊之詞,若不是菜吃完酒席也散了,他們根本不想走。
宋家老屋內,宋大郎和宋二郎坐在椅子上盯著宋老爹。
按照朝廷規定,取得秀才功名者名下能有八十畝田地免稅,他們想把名下的田地劃到宋啟明的名下,讓他代持。
宋老爹腦門發汗,“三家早就分了戶籍,讓啟明代持若是被查出來,對仕途會有影響。”
宋大郎和宋二郎腮幫子被咬得起皮。
不僅是糧稅減免,就連免徭役也輪不到他們。
宋二郎小聲喃喃自語道:“早知道當初就不應該分家,三房只有十四畝地,剩下六十多畝不就浪費了么。”
宋二嬸想到什么抬眸問道:“那我們租的五畝還要交糧稅嗎?”
那些田不就在啟明的名下。
宋老爹抬首道:“其中有四畝在今昭的名下,明日我去問問,看他們有什么打算。”
隔天宋老爹找上門的時候宋今昭和宋啟明都不在家。
宋詩雪說道:“阿姐和哥哥去城里處理鋪子的事情,要到下午才能回來。”
宋老爹:“是打算重新開張嗎?”
空了半年,現在天氣又熱,肯定是要把生意再做起來。
宋詩雪搖頭:“不是,阿姐說要出租。”
宋老爹愣住,“出租?不開了?”
院試已經結束,不開鋪子,田又租了出去,難道今昭又想到了其他賺錢的辦法?
宋安好揪住宋老爹的褲腿,伸開手臂撒嬌道:“阿爺抱~”
宋老爹彎腰將小孫子抱起來。
宋詩雪把架子上的醫書取下來放進箱子里,“哥哥要去府城讀書,阿姐說要搬家,鋪子空在那里沒用還容易壞,不如租出去賺錢租金。”
宋老爹愣在原地。
他將宋安好放下坐在凳子上,“要去府城讀書?不能留在西寧城?”
宋詩雪搖頭:“考上秀才就能去安陽書院讀書,怎么可能在西寧城!”
祖上從來沒人讀過書,村里也沒人考上過秀才,干了一輩子農活的宋老爹哪里知道考上秀才后要去府城讀書。
這么遠,豈不是一年回不來幾次?
宋老爹坐在凳子上一直等到宋今昭和宋啟明回來。
起身望著兩個從馬背上下來的孫子孫女,眼瞼微澀。
孩子是真的已經長大了。
喉結滾動,宋老爹將思考了一個時辰的話咽到肚子里。
他望著宋今昭開口關心道:“鋪子租出去了嗎?”
宋今昭搖頭,”沒這么快,我已經委托給牙行處理,之后只管收租金。”
宋老爹心里空蕩蕩的,他們走了還會回來嗎?
他開口詢問的時候聲音輕飄飄的,好似出口就消音了。
但宋今昭卻聽得一清二楚。
“詩雪說你們要搬到府城去,以后過年還回來嗎?”
宋今昭頷首:“書院放假,過年有空就回來。”
東照國的戶籍和功名是綁定的,若是遷走戶籍,等同于功名作廢。
也就是說,無論他們以后走到哪里,原戶籍都在宋家村。
宋三郎夫婦的墓地還在村后的山腳下,就算宋今昭心里沒那么在意,可宋啟明和宋詩雪每年也會想要祭拜父母,不可能永遠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