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色的大門兩側(cè)站著手持武器的衙役,將燙金名帖遞過去之后,一個穿著青衣的引路小廝便主動走了過來。
他恭恭敬敬地朝著宋啟明等人作揖行禮道:“簪花宴在翠竹軒,三位秀才老爺這邊請。”
穿過長長的走廊,眼前豁然開朗。
青石鋪成的小路徑直通向深處樹蔭茂盛處,走過圓形拱門,一座三層高的紅樓矗立在湖畔。
青瓦疊巒,檐角高高翹起,如同展翅欲飛的雄鷹,不斷向上攀爬、直至科舉最高處俯覽眾生。
此次院試,隴西省總共只錄取了五十名秀才,穿過翠竹軒的院門,人影浮動,此次高中的學(xué)子已經(jīng)來的差不多了。
宋啟明敏銳地發(fā)現(xiàn)有很多視線集中在了他身上。
抬眸掃視,涼亭處、屋檐下、石桌處,**裸的目光像是要將他從頭到尾扒干凈。
“這宋啟明也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以前聽都沒聽過?!蔽蓍芟?,穿著錦衣的男子面露不屑地盯著宋啟明。
旁邊頭戴青玉簪的男人嗤笑一聲,“聽說是農(nóng)戶出身,西寧城山村窩里爬出來?!?/p>
多少人寒窗苦讀數(shù)年,最后被一個突然冒出來的無名之輩搶了案首,不少名列前茅者都不太服氣。
宋高力跟在宋啟明的身旁蹙眉,這些人的目光就像針扎一樣令人感到不舒服。
午時一到,所有人按照院試名次排列,其他人得到的是金盞花,唯有前十名是學(xué)政親手將銀制花枝插在他們的胸前。
崇德堂內(nèi),學(xué)政和安陽知府并排坐在兩張案桌上,所有人按名次入座。
坐在最前面的宋啟明瞬間落入了眾矢之的,無數(shù)打量明晃晃地朝他射來。
穿著錦衣的男子就坐在宋啟明的右邊,他是此次院試的第二名。
嚴(yán)保毅端起酒杯朝宋啟明示意,“聽聞宋案首家境不富,湊齊這身蜀錦緞袍想必一定費了不少功夫,不知作價幾何?”
眾人的目光落在宋啟明的身上,這身衣服一看就不便宜,他們還以為這位宋案首家中條件不錯,沒想到是好面子,強撐出來的。
坐在上位的孟鶴川淺淺勾起嘴角,若他看的不錯,這身錦緞應(yīng)該是皇上賞的。
宋啟明大大方方地端起酒杯回敬,“御賜之物豈是金錢可以衡量,便是萬金也是不夠的?!?/p>
嚴(yán)保毅眉頭一凜,眼中警惕之心猛然升起,“宋案首這身衣裳是御賜的?”
宋啟明假裝抿一口酒杯,實則嘴唇滴酒未沾。
他輕飄飄地移開眼神,將嚴(yán)保毅的追問徹底忽視。
坐在上首的學(xué)政疑惑地看向孟鶴川,御賜之物怎會給一個剛考上秀才的學(xué)子?
孟鶴川笑著捻了捻胡須,“袁大人,宋啟明是宋今昭的弟弟,就是那位制作水車被皇上下旨恩賞的宋氏女。”
學(xué)政臉上閃過一抹驚訝,回過頭仔細(xì)打量宋啟明,試圖從他身上看出宋今昭的影子。
“怪不得年紀(jì)輕輕便能考中案首,原來是有其姐必有其弟。”
聽到說話聲的宋啟明起身拱手道:“多謝學(xué)政大人贊譽,比起家姐,學(xué)生自愧不如?!?/p>
嚴(yán)保毅握緊拳頭,臉色黝黑格外難看。
踩著自己上位也就罷了,知府和學(xué)政還對他如此親近夸贊。
什么御賜之物?
什么宋氏女?
一個女人難道比他們這些秀才還要重要?
人不在這里還幫她弟弟搶風(fēng)頭,簡直有傷風(fēng)化,不成體統(tǒng)。
坐在宋啟明身后的一名男子用手捅了捅他的后背。
宋啟明回頭。
趙進(jìn)民小聲問道:“你姐姐是宋今昭?那個制造水車,剿滅朔北國暗探的宋今昭?”
宋啟明微微頷首。
趙進(jìn)民眼中迸射出兩道熾熱的光芒,抓住宋啟明的手臂激動搖晃道:“在下趙進(jìn)民,祖上四代都是工匠。”
“令姐發(fā)明的水力筒車實在精巧,我爹和我阿爺對宋兄的姐姐十分欽佩,不知令姐可在府城?”
手腕被握得生疼,宋啟明用了十成力才抽出來。
“明日我便要和阿姐一同歸家,不方便招待趙公子,還請見諒。”
趙進(jìn)民沒放棄,繼續(xù)追問道:“安陽書院八月下旬開學(xué),不知宋兄幾時歸來?”
宋啟明從未見過如此情緒外露之人,“還未確定具體時間,離家良久,此次回家想必會多待些時日了。”
趙進(jìn)民俯首嘆息一聲后打起精神說道:“沒事,等進(jìn)了書院我們就是同窗,來日方長總能見到的?!?/p>
宋啟明聽見此話瞬間擰了眉頭,見他年齡約莫比自己大幾歲,心里不由地暗生警惕。
若只是欽佩也就罷了,他要是敢有其他非分之想,絕對不行。
此人配不上阿姐。
嚴(yán)保毅冷哼一聲,鄙夷地瞥了兩人一眼。
祖上四代工匠?他也好意思說出口。
果然下等人就是容易和下等人混在一起,上不了臺面。
簪花宴結(jié)束后,嚴(yán)保毅立刻派人去打聽宋今昭的底細(xì)。
一番調(diào)查才知道宋啟明這身御賜之物是從何得來。
“不過是給農(nóng)田灌溉的水車,我還以為是什么稀罕物件?!?/p>
“一個女人整天打打殺殺,拋頭露面,果然是農(nóng)戶出身沒規(guī)矩,這樣的事情若放在我們嚴(yán)家,早就絞了頭發(fā)當(dāng)姑子去了?!?/p>
候在旁邊的小廝巧言奉承道:“少爺用不著為這點小事生氣,丁夫子已經(jīng)答應(yīng)收您為徒,以后宋啟明絕對不會是您的對手?!?/p>
光進(jìn)入安陽書院讀書還不夠,書院里的資源往往優(yōu)先分配給夫子門生,若是能拜名師為徒,科舉之路往往事半功倍。
而書院里的夫子挑弟子的要求很高,除才學(xué)之外,家境出身、人脈關(guān)系也是他們考量的重中之重。
宋啟明光是出身就已經(jīng)落了別人的后,更別說父母雙亡,家中還有好幾個拖油瓶。
就算宋今昭制造水車有功,可終究是個平民,事情過去后又有誰會在意。
一個女人打打殺殺更是入不了達(dá)官顯貴的圈子,他們只會暗地里嘲諷宋今昭兇悍、不守女德,嫁不出去。
簪花宴第二日,宋今昭等人便整裝待發(fā),三戶人家一起,前后兩輛馬車。
就在宋今昭他們還在路上的時候,西寧城縣衙的報喜隊伍就已經(jīng)先一步趕到了宋家村。
四名穿著紅褂,系著藍(lán)腰帶的衙役身后跟著八名吹鼓手,一邊敲鑼打鼓一邊舉著‘案首及第’的牌匾趕往宋家村。
清晨剛干完農(nóng)活準(zhǔn)備回家休息的村民遠(yuǎn)遠(yuǎn)就聽到了鑼鼓聲。
住在宋今昭家隔壁宋水生疑惑地?fù)蠐项^,“沒聽說今天村里哪家要辦喜事,這迎親隊伍從哪里來的?”
宋水生的媳婦瞇眼朝前想看得在清楚些,“不像是要辦喜事,沒看見花轎,再說哪家嫁女兒娶媳婦,能請官府衙役開道的?”
二人對視一眼,沖過去想知道怎么回事。
神經(jīng)敏感的宋滿倉踉蹌地從田里跑回去,看到‘案首及第’的牌匾時,他差點仰面摔倒。
沒出去干活的村里人一個個好奇地走出來察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宋滿倉見報喜隊伍往村后而去,心里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直到他們停在宋今昭家門口,望著院門緊閉的大門,宋滿倉用力拍打站在旁邊的宋水生,“趕緊去田里把宋老爹一家叫回來,就說他們家啟明考上秀才了,讓他們馬上回來?!?/p>
跟著來湊熱鬧的宋大嬸手里還抱著孩子,聽到這句話瞬間愣在原地。
宋老爹趕回來的時候腳上全是泥巴,宋老太用鑰匙開門的時候手在顫抖,幾次對不準(zhǔn)鎖孔。
鑼鼓重棒敲擊三聲,衙役將金花紅綢雙手奉給宋老爹,接著便開始宣讀提學(xué)官親筆寫的賀詞。
宋大郎和宋二郎此刻已經(jīng)神游天外,考上秀才報喜這么威風(fēng)?
宋啟明就這么容易考上了?
報喜之后,四名衙役對著宋老爹他們不停地說恭喜。
搞得宋老爹手足無措,不斷朝他們點頭感謝。
站在旁邊的宋滿倉無奈朝天翻白眼,把口袋里的銀子全部掏出來遞給宋老爹。
宋老爹頓了一下,見宋滿倉眼睛一直往幾個衙役的身上瞟,這才反應(yīng)過來,連忙將銀子塞到衙役的手里。
“天氣炎熱,請幾位官爺喝幾杯茶水錢。”
衙役握緊銀子,恭恭敬敬地笑著回答道:“西寧城已經(jīng)有好些年沒出過案首,如此喜事跑一趟我們求之不得。”
宋老爹扯住衙役的手,“官爺,不知道我孫子孫女什么時候回來?”
衙役回答:“這我倒不清楚,院試案首的捷報是四百里加急送過來的,若是回來,估計也就這幾天了。”
望著徑直離開的報喜隊伍,宋滿倉剛才的激動已經(jīng)變成了濃重的失落。
知道考上的可能性很低,現(xiàn)在知道沒考上,還是會覺得很失望。
宋老爹緊緊攥著捷報,指甲陷入掌心而不自知,臉頰通紅,心臟好似要跳出來一般。
在宋今昭他們回來的前一日,兩名衙役騎著馬輕裝簡從來到宋滿倉家。
幾口人一臉迷茫地看著正在下馬的衙役。
“捷報:貴府老爺宋高力取中永元二十五年隴西省院試第五十名秀才?!?/p>
院子里安靜極了,宋高力的阿娘膝蓋發(fā)軟,宋滿倉愣了好半天才匆忙接過捷報,讓宋高力的阿婆趕緊回房間拿賞錢。
“官爺,既然我孫子高中,為何前幾日不一起過來報喜?”
莫不是這成績中途出了變故?
衙役一臉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卣f道:“案首的捷報用的是四百里加急驛道,普通秀才走的是常規(guī)民信通道,速度差一半可不得晚好幾天?!?/p>
“令孫有老天爺保佑,最后一名,這可比案首還幸運。”
宋滿倉捏著捷報面色僵硬了一瞬。
宋大壯讓鄭秀才帶回來的信里就說宋高力是府試最后一名過的,怎么院試又是最后一名?
隔天馬車剛從路口轉(zhuǎn)過彎,等在村口的宋巧娘轉(zhuǎn)身回家報信。
“回來了,我看到阿昭姐家的馬車了?!?/p>
人流像搶錢似的一窩蜂地涌向村口。
村里一下子出了兩個秀才老爺,這樣的大事從建村開始就沒出現(xiàn)過。
別說兩個了,一個都沒有。
宋高力掀開車簾鉆出來,立刻就被宋滿倉抱在懷里好一頓揉搓。
“乖孫子好孫子,你可太爭氣了,這可是秀才。”
宋啟明扣住車簾,讓宋詩雪抱著宋安好先下去。
宋老爹注視著穿著一身青色暗紋錦袍,明明長得一模一樣,卻第一眼給人感覺好似換了一個人。
宋啟明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淡定地喊道:“阿爺。”
宋老爹伸手拍打他的肩膀,聽到啪啪聲才覺得此刻一切都是真實的。
整個宋家村的人都跑過來看熱鬧,一路圍著將宋啟明和宋高力送回家。
更有甚者,邊走邊高喊‘秀才老爺’,年僅十幾歲的兩個男孩羞紅了臉。
羊圈里有新鮮的綠草,屋內(nèi)一塵不染,比宋今昭他們離開時還要干凈。
堂屋的桌子上供奉著官府送來的紅文捷報和金花紅綢。
宋老爹欣慰地望著三房四口,“官府捷報送過來之后就一直在等你們回來,巧娘在村口等了三天,終于把你們給盼回來了。”
指腹在桌面上劃過,宋今昭抿嘴微笑道:“勞阿爺牽掛,這次也算不虛此行?!?/p>
站在旁邊的宋大郎等人艷羨地盯著宋啟明,短短兩年就考中了秀才,祖墳的青煙全都冒在了三房。
喧囂停歇后,宋永年和宋耀祖湊到宋啟明的旁邊問道:“啟明哥,院試難不難?好不好考?”
喜報傳來后,私塾里的學(xué)生每天都在議論,鄭秀才的嘴角就沒垂下來過。
一次院試三個學(xué)生都考中了秀才,尤其是宋啟明和宋高力。
一個考中了案首,一個原以為沒希望結(jié)果最后一名撈了回去,鄭秀才知道時直拍大腿,高興地要沖到天上去。
宋啟明搖頭:“不好考,題目很難,人還多?!?/p>
“兩千多人只有五十個名額,府試還刷掉了一大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的不僅是才學(xué),還有心態(tài)和毅力,甚至有人考到一半中暑昏過去了,別提多慘了。”
當(dāng)時那人就坐在宋啟明的對面,被抬走的時候臉都是白的。
宋永年屏住呼吸有點被嚇到。
宋耀祖好奇地問道:“啟明哥,你考中了秀才是不是不會繼續(xù)在先生家的私塾里讀書了?”
先生就是秀才,總不能秀才教秀才。
宋啟明頷首,“恩,要再找更厲害的先生?!?/p>
宋永年和宋耀祖第一時間想到了王舉人,可今昭姐和王舉人有仇,還能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