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內容是什么?一篇表文真能治理國家嗎?”嬴政也好奇諸葛亮寫了什么東西。
天幕提起的次數越多,必然代表了它的不凡。
但是,這次他沒有先說“大話”去看不起了,怕再遇到打臉情節。
「公元253年,費祎遇刺離世,這是《出師表》人才庫里最后一位在世的大臣,也是丞相囑托阿斗可用哪一批人治國治軍中的人選。
相父推薦的人才用完了,阿斗便開始重用宦官黃皓。
沒錯,就是那個在季漢四相逝去后,屢次反對姜維北伐,并聯合朝臣施壓阿斗撤姜維大將軍職的宦官?!?/p>
“完了......”
不敢睜開眼,希望是我的錯覺。
劉備張嘴就罵:“我屢屢想起桓靈二帝時,就為國家傾覆之亂感到痛心!”
“我深知漢衰之根源,宦官之禍為其一也!”
“阿斗如此重用宦官,甚至要謀害我漢家大將軍,這不是公然違背了祖訓,陷害了忠良嗎?”
“和桓靈二帝有何區別?。 ?/p>
即使天幕還未正式介紹過姜維的生平,劉備從只言片語中也了解的差不多了。
主持北伐十一次,漢家大將軍,前線長官......
「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這一年。
姜維提前探查到鐘會在關中練兵。
當即上疏劉禪,建議成都朝堂提前調兵遣將,早做準備。
然而......」
「北宋時期,金人南下圍攻開封城時,宋欽宗聽信方士“點豆成兵”之術,令道士做法手守城,結果不言而喻,發生了罄竹難書的靖康恥。」
「黃皓做的事和這個差不多,他讓巫師占卜做法。
隨后將巫蠱預言告訴了劉禪:
敵人不會打來,不必理會姜維之言,也不要告訴群臣以免驚動朝堂。
這件事,始終只有姜維、劉禪、黃皓三人知道。
史書記載,鄧艾攻來的時候,成都群臣破口大罵,每年節衣縮食供給姜維的軍士,特么的居然讓人給偷家了!
老子辛辛苦苦養你的大軍是干什么吃的?
武侯培養你多年,你本事喂狗了?
在劍閣收到成都被圍消息的姜維,毫無疑問人是懵逼的!
鄧艾一個農家子居然這么強?
打敗了成都準備多日的防守!??!
甚至姜維到死都認為成都朝堂已經籌集兵馬,做好防備了......」
?。?/p>
方士做法守城?
還有比這更荒謬的嗎?
劉邦驚訝的從坐上猛然跳起,“還有高手?!”
他家的季漢昏君只是聽信巫蠱之術,沒有提前做準備,僅僅依靠一個所謂的預言就安心了。
后世的趙宋貌似更加離譜??!
“本來乃公都要吐血了,還好有宋朝之丑墊底?!?/p>
當你出丑的時候,你最好祈禱有人比你還能惹眼。
南郡
眾人啞然,實在難以想象阿斗昏聵至此。
“子龍,當年你直接給他扔井里,其實也行......”
劉備木然的開口,“我一世英名毀于小兒之手!”
“大哥,阿斗忒不爭氣了!”張飛大聲道:
“教育孩子就得用棍棒,就跟養狗一樣,記打才行....欸...二哥你瞅我干啥.....二哥,停!別拔刀??!”
直到關羽將張飛轟出了公事堂后,屋內再次寧靜。
孔明才開口:“能抓住倏忽一逝戰機者,如長平侯衛青,如張遼者,皆有名將之姿。”
“能預知戰場形勢,并做出行動的,才可稱為真正的名將戰帥,姜維已有此態!”
“姜維是軍師的學生?”關羽道。
諸葛亮搖晃著手里的羽扇,輕笑一聲:“不知。”
“但天幕說亮培養他多年,料是有傳授本事的過往,說是師生也不為過?!?/p>
「可惜,姜維不在《出師表》中有名,沒法讓阿斗全身信賴。
當時費祎去世后,黃皓就開始抬頭了。
姜維多次上疏勸誡劉禪,讓他親賢臣遠離宦官。
但沒什么用,黃皓聲勢愈隆,慫恿著阿斗大興土木,奢靡享受。
曹魏滅蜀漢之戰,孫吳也想趁亂分一杯羹。
著名的三國末期戰神羅憲,曾在蜀漢滅亡后仍以兩千人馬堅守孤城,抵御了吳國半年。
直至彈盡糧絕,才向曹魏投降。
如此戰神人物,怎么就跑到了東南邊城了呢?
黃皓權勢成為國內第一人,力壓一眾文武包括姜維時,朝中大臣紛紛攀附,唯獨羅憲不肯依附他的權勢,故此被貶斥到了邊城?!?/p>
【“問題是,當時南中六郡太守霍戈已經帶兵馳援成都了,并且飛信朝堂告訴劉禪:鄧艾只是一支奇兵,無有退路。但是劉禪不讓霍戈勤王,說他自有辦法。
結果就是聽信成都派官員譙周的話,投降!”
“霍弋也是名將了,他爹霍峻是隨先主入蜀的老臣,父子倆對季漢忠心耿耿立了很多功勞。劉禪率領成都府投降后,其余各郡仍在反抗拒不投降。
直到確認了先帝一脈在洛陽被好好對待后,霍弋等將才率所部投降?!薄?/p>
堂中的眾人聽得腦溢血都要犯了。
劉備覺得自己的怒氣值已經升滿了,教子三拳的大招可以釋放了。
阿斗啊阿斗,《出師表》到底是什么?
你還真就靠著《出師表》治國?。?/p>
里面推薦的賢臣死完之后,你就開始昏聵,你的本事呢?
劉備感覺腦袋有些暈眩,天幕的講解還在繼續“戰神羅憲....不肯攀附....慘遭貶斥...”
他想到了老師盧植,想到了中流砥柱皇甫嵩......也想到了桓靈以來天下人的偶像——陳蕃。
他們都是因為不肯攀附宦官,要么飄零地方蹉跎,要么被害至死......
眼見劉備腳步虛扶,幾欲摔倒在地,孔明和關羽趕忙上前攙扶他左右。
“豎子爾敢??!”劉備哆嗦著嘴唇,恨阿斗的不爭氣:
“十常侍之禍不過幾十載,豎子就敢重蹈覆轍耶!!!”
但是,天幕講解的是已經發生的歷史,劉備無力去改變,他甚至做不到干預那個時空里的任何事情。
這一刻,劉備只能像一具尸體一樣,直挺挺的被眾人攙扶著,閉上雙眼......
“大哥,今晚讓三弟將阿斗帶到軍營歷練歷練吧。”
關羽出聲提議,卻被劉備猛然睜眼打斷:“盡做無用功!”
劉備看得很明白:“此子非昏庸也,實則無能!”
落地有聲,眾人心底駭然,一時也不敢接話。
劉備仍在不斷吐出重話:“朕...我死之后,此子前賴孔明及諸文武班臣。”
“老臣凋零,倚仗孔明所養蜀漢四相。及至無人可用,方顯本能——寵愛宦官奢靡享樂,聽信巫蠱耽誤國事?!?/p>
“我漢家開國以來四百余年,未有此等之君也!”
這話說得可太重了,關羽深秋大棗的臉色也不禁失紅:
“大哥,切莫此言!阿斗現在還小啊......”
“主公,阿斗如今才幾歲?他懂什么?”趙云也連連加入勸慰道:
“從現在起好好教育,未免不能讓阿斗有高帝、武帝之風!”
「昭烈廟主殿說完了,東西側殿咱們簡單說幾句就可以了。」
「東側殿為關羽廟,由于歷代對關羽追封極多,到了現代我們看到的情況,關羽一身帝君打扮。
宋朝始追封關羽為“忠惠公”,后改為“崇寧真君”,再到“武安王”....
元朝追封的就太多了,全說完的話會被讀者老爺認為說字數,如:齊天護國大將軍、崇寧護國真君......
明朝時期,官方追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圣帝君。
這是關羽第一次被官方神格化,此前神格化多是道教、佛教和民間的信仰?!?/p>
「關羽廟中上書殿匾“義薄云天”,兩側陪祀為部將周倉趙累,以及兒子關平關興。」
關羽這位往常沉默寡言,一向冷面的山西大漢見到自己的塑像也沒露出什么表情。
瞇縫著丹鳳眼仔細觀察了半天:
“帝王裝扮,這不符合禮制!”
“關某為大哥之臣陪祀昭烈廟,又是武將,豈能著此番打扮?”
——
—
搞笑的是,你在百度百科上搜“昭烈廟”是搜不出來的,你要搜“漢昭烈廟”。
然后,最搞的來了,蹦出來一個武侯祠,下有小字解釋成都武侯祠,另有括弧:
(漢昭烈廟)
更戲劇性的是,你從電腦打開這條百科,開屏大圖展示三秒牌匾:武侯祠。
貼臉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