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成家立業,陳從進從軍五年,勤勤懇懇的打拼了五年,最后還是走了捷徑,靠襲殺節度留后李茂勛,當上了媯州刺史的地位。
這種速度,和尋常人比起來,那已經是快了不知道多少倍,便像李豐王猛等人一樣,跟對了人,職權和昔日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語,這也說明,平臺比能力,更重要。
乾符二年,九月初六,是陳從進新婚的日子,在唐時,成婚的程序很多,但是由于陳從進沒有長輩,再加上陳從進和李懷宣都想從簡,不想大辦。
不過,到了這個層次了,即便是簡辦,那也是十分隆重,熱鬧的。
陳從進結婚了,但他沒忘了自己的根基,追隨自己的將士,每人賜錢兩貫,絹一匹,如果把結婚當成一樁生意來說,那陳從進這一次是掙大了。
聘禮沒給多少,嫁妝卻是大車小車上百輛,從陪嫁的侍女,奴仆,再到衣食起居的各項物件可以說那是無一不缺。
陳從進騎著馬,身后跟著向元振,李豐,王猛,郭崇景一干人,浩浩蕩蕩的前往李家,路上,王猛冷不丁的對郭崇景突然說道:“我覺得當初的四娘子也不錯。”
郭崇景聞言,瞥了王猛一眼,沒好氣的說道:“誰都沒這個想法,就你一個人在那胡說八道。”
一旁的李豐聽到兩人的對話,這時也插了一句:“說什么四娘子,連張公素都跑了,那女子身份,現在怎么配的上都將。”
向元振咳嗽了一聲,低聲提醒道:“行了,今日是都將大婚的日子,少說這些有的沒的。”
眾人一時無言,又走了片刻,王猛或許是觸景生情,有些羨慕的說道:“都將今日大婚,成家立業,不知何時某也有這般福氣。”
眾人聞言,不禁一陣哄笑,李豐打趣道:“莫急,等都將把這喜事辦完,回頭給你留意一下,定能給你尋個好娘子。”
聽到眾人嬉笑的話,陳從進回過頭來,笑道:“放心,我一定好好尋摸一下,看看哪家的娘子合適,諸位的姻緣,就包在我身上了。”
向元振有些遺憾的說道:“可惜了,某已有家室,看來只能錯過都將的好意了。”
向元振從軍比陳從進早了好些年,而且當初還是陳從進的隊頭,便連陳從進當時伙長,也是向元振提拔的。
可如今陳從進已是一州刺史,所迎娶的新婦,其身份家世,也是自己當初根本不敢幻想的,要說向元振心中沒有吃味,那是假話,但是向元振也知道,陳從進能有今日,那也是他拼命搏殺出來的,而自己能有今日之地位,向元振已經很滿足了。
隊伍一路前行,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望,無不嘖嘖稱奇,這年頭,能當上一州刺史的,竟然還沒成婚,確實也是件稀罕事。
不多時,迎親隊伍便來到了李府門前,李懷宣親自在門外相迎,李芳霏的父親李溫宗也在一旁拜謝賓客。
等將新郎迎入府內后,樂工隊伍開始奏樂,喜慶的音樂聲開始在李宅中響起。
陳從進在這個時候,很多地方都不知道,只能在旁人的指點下,一步一步的完成,就好比一個提線木偶般,任人擺布。
陳從進都感覺自己的腦袋懵懵的,不知道什么,耳中傳來一道中正平和的訓誡聲:“…………適人在即,為婦之要,事夫以順,輔弼其業,事親以孝,恪盡婦職,育嗣維艱,教以義方,御下以恩,馭內以和,閫闈靖謐,秉持貞順………………”
不知道折騰了多久,估摸應該有兩個時辰,在妻家的程序都完成后,陳從進領著新婦前往夫家。
人太多,場面也很嘈雜,而陳從進雖沒有仔細看著新婦,但偶爾暼了幾眼,卻也看清了李芳霏的容貌,不說傾國傾城之類的話,但也可以說是容貌上佳。
與李家聯姻,雖然雙方有些各取所需的意思,但作為正妻,陳從進自然也是希望長的好看些,正所謂,賢不賢看是看不出來的,而美丑卻是一眼可辨。
在唐末,婚禮習俗,新婦上門,當由長輩說一段誡詞,就是說新婦上門后,要孝雙親,生養子嗣之類的話,不過,由于缺少德高望重的長輩,這個程序也被省略了。
而婚禮的最后環節便是拜堂,拜天地神靈,再拜父母,隨后夫妻對拜,成婚儀式結束后,新婚夫婦入新房,飲合巹酒,禮成。
至于賓客,陳從進剛剛來媯州,來客中大部分是刺史府的官吏,以及一些富戶大族,不過,由于陳從進已經是媯州刺史,治下的縣,軍城的守官紛紛遣人送禮。
其實還是路途遠了些,而且陳從進從下聘到成婚的時間也很短,不然的話,其余各州的刺史,以及盧龍留后朱有容也會遣人送來賀禮。
待飲完合巹酒后,對著李芳霏輕聲道:“夫人”
李芳霏面色羞紅,低聲道:“郎君”
迎親的時候沒看仔細,此時在房內,終于可以仔細的看,可以這么說,兩人都頗為滿意。
陳從進上前一步,屋中燭火搖曳,光影在墻壁上晃動,曖昧的氣息,瞬間便彌漫其中。
此刻,屋內靜謐無聲,唯有彼此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接下來的內容,省略一千五百字。
李芳霏正式變為陳家新婦,由于陳家沒有長輩,李芳霏一來,就成了府中主母,而陳從進在這一刻起,也終于有了家。
他再也不是孤身一人,待生養子嗣,日后若是有基業,那也算是后繼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