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的聲音通過簡陋的喇叭,在暮色四合、蚊蟲嗡嗡的生活區小廣場上回蕩,清晰地傳入每一個或坐或站的北影廠職工及家屬耳中。
“各位叔叔阿姨,伯伯嬸嬸,哥哥姐姐!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在打鼓,都在想,王盛這小子是不是又闖禍了,是不是要來忽悠人?是不是騙錢?”
王盛目光掃過全場,語氣坦誠:“前陣子我帶頭鬧事,挨了打,給廠里添了麻煩,也給家里丟了人。但正因為我挨了那三棍子,我才徹底明白一個道理——等,是等不來工作的!靠,是靠不住編制的!要,是要不來飯吃的!”
這話說得直接,甚至有些刺耳,卻瞬間戳中了許多人心中的隱痛和迷茫。
人群中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不少人下意識地點頭,或交換著復雜的眼神。
“咱們北影廠,家大業大,負擔也重!韓廠長帶著領導們拼了命在外面找錢拉項目,為什么?就是因為廠里光靠拍電影,已經快養不活咱們這上千號人了!”
王盛的聲音陡然提高:“設備老化要錢修,離退休職工的醫藥費報銷壓得喘不過氣,我們這些子弟的工作更是沒著落,這情況,是真的吧?”
臺下沉默著,這幾乎是所有北影廠職工心照不宣的窘境。
“外面什么樣?”
王盛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極具壓迫感:“東北,多少萬工人下崗了?新聞里天天報!
國營廠又怎么了?說倒就倒!咱們北影廠是國營大廠,是國家臉面,暫時倒不了!可效益呢?誰能保證下一個被開除的、降薪的,或者像我們這樣根本進不了廠的,不是在座的各位,或者你們的兒女?!”
他停頓了一下,讓這沉重的現實砸在每個人心頭。
“現在,我王盛,還有陳良、侯佳、劉智、趙兵,我們這幫兄弟,摸到了一條路子!一條能把咱們北影廠的老底子——這身技術,這套設備,變成真金白銀的路子!”
王盛拿起準備好的稿紙,就著昏暗的路燈光線,開始詳細闡述:“婚慶錄像!大家別笑,也別覺得掉價!咱們搞的不是街上三百塊跟拍流水賬的那種!咱們搞的是‘婚慶電影’!用的是廠里Betacam SP的廣播級設備,打的是電影燈光,后期在廠里機房剪!拍出來的是這個效果——”
他示意了一下,陳良立刻桌上的小電視和錄像機接上電源,播放起那支唯美的頭紗吻廣告片段。
畫面一出,尤其是那電影般的質感和“盛影傳媒”的字樣,引來一陣低低的驚呼。
不少人還是第一次親眼看到這引發熱議的廣告。
“就這個效果,咱們的‘金禧典藏’套餐,9999元!已經簽了三單了!定金都收了!”
王盛報出數字,臺下頓時一片嘩然,竊竊私語聲驟起。
“但這只是開胃菜!”王盛壓下手,繼續放大招:“就在昨天,我們和京城老字號‘紫房子’婚慶公司,談下了承包合同,未來一年內,紫房子所有婚慶業務的錄像,從低到高,全歸咱們做!”
話音落下,陳良等人,已經把紫房子簽的合同復印件,交給了圍觀人群傳閱。
“紫房子一年有多少場婚禮?”
王盛開始算賬,聲音鏗鏘有力:“去年,全京城到民政局登記結婚的對數,有八萬多對,這其中,就算只有20%的人選擇專業的婚慶服務,也有一萬六千場!”
“紫房子作為京城婚慶服務行業第一家,龍頭企業!即使只占據市場份額的30%,那每年也有4800場婚禮,我們與紫房子開拓的低端套餐,定價為1999元,中端套餐3999元,中高端6999元!
咱們刨去所有成本,保守估計,光是承包紫房子這一塊,一年下來,毛利至少這個數——”
他伸出四根手指,停頓了一下,擲地有聲:“四百萬!只多不少!”
“四百萬?!”
臺下有人失聲驚呼。
1996年的四百萬,對于普通工人家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
即使在30年后,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這還只是紫房子一家!咱們如果能吃下京城整個市場,甚至將來擴展到津門、冀省!乃至全國市場!”
王盛的手臂用力一揮,描繪著巨大的藍圖:“一年干出上億產值,數千萬利潤,都不是做夢,十億人民九億商,發家致富的人多如牛毛,市場就在那兒,等著咱們去搶!等著咱們去占!”
他再次停頓,目光灼灼地看著臺下被這一連串數字沖擊得有些發懵的鄉親們:
“現在,搶市場需要‘武器’!需要更多的專業攝像機、燈光、錄音設備!需要錢!廠里困難,撥不出這么多錢。韓廠長點了頭,允許我們自個兒想辦法!所以,今天,我們弄出了這個‘影像記憶’項目分紅權!”
他隨即詳細解釋了項目內容和分紅權規則:“……”
“投2000塊錢,您就是咱們這個項目的股東!年底項目賺了錢,就按份數給大家分紅!
賺得多,分得多!要是咱們真把京城市場全部吃下來,擴展到全國,您手里這一份分紅權,可能就不止值兩千、兩萬了!說是價值千金,一點不過分!”
王盛的聲音充滿激情,但也帶著一絲沙啞:“但是,話我得說前頭!市場經濟,有賺就有賠!
這錢投進來,有可能年底分紅豐厚,也有可能……因為市場變化、經營不善,本金都虧掉!這不是銀行存款,這是投資,是搏一個機會!所有風險,都得咱自己擔著!”
他環視全場,語氣沉了下來:“所以,今天召集大家,不是廠里攤派,更不是我王盛逼大家掏錢。我是把這么一個機會,擺在大家面前。
現在,不僅是我王盛需要大家的錢去買設備、闖市場,大家也需要我王盛,需要我們這幫年輕人,去試試看,能不能給咱們北影廠,給咱們這些靠技術吃飯的人,闖出一條活路,一條財路!”
“將來要是廠子效益更不好了,或者……萬一呢?手里有點分紅,是不是多條路?兒女要是也沒工作,是不是也能跟著這個項目有口飯吃?”
王盛說完,放下了喇叭。
小廣場上一片寂靜,只有蚊蟲飛舞的聲音和人們粗重的呼吸聲。
巨大的信息量和沉重的現實抉擇壓在每個人心頭。
眼巴前的兩百萬毛利、上億的市場很誘人,但兩千塊的血汗錢和“風險自擔”四個字也同樣沉重。
不少人交頭接耳,臉上滿是猶豫和懷疑。
“說得天花亂墜,誰知道真的假的……”
“兩千塊啊,我得存多久……”
“別是畫個大餅騙咱們錢吧?”
“可是紫房子的合同好像是真的……”
“……”
質疑聲低低地彌漫開來。
就在這時。
一個清脆的女聲打破了沉默:“我信盛子!我認購五份!”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王盛母親張秀蘭的徒弟許靈站了起來,她臉上帶著一絲豁出去的瀟灑勁:“我在廠里化妝車間這么多年,是看著盛子長大的,這孩子腦子活,肯干,這次更是拼了命地想干出個樣來!他那廣告我看了,拍的就是好!
這路子我看能成!一萬塊錢,我投了!賠了我也認!”
一萬塊,差不多是許靈這些年積攢的三分之一家底。
許靈的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
王盛都愣了一下,他安排的托是陳良,沒想到許靈會第一個站出來。
陳良見狀,雖然意外,但也立刻反應過來,猛地跳起來大吼道:“還有我們家!我也認購五份!一萬塊!盛子要是干砸了,我這輩子給他打工還債!”
這虎孩子……
陳母都無奈了。
陳良回到家,張口就要一萬塊,陳母那肯,說這是給他攢的結婚錢,陳良說,如果不出這一萬塊錢,那他這輩子都不結婚了,知子莫若母,陳母知道這孩子一根筋,認定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沒辦法,只能把辛辛苦苦攢的錢拿出來了。
唉……
命中該有此劫。
陳母只能這么安慰自己了。
“我們家認購三份!”
猴子緊跟著喊道。
“我們家兩份!”
大劉舉手。
“我們家也兩份!”
小兵和他旁邊的幾個核心成員的家屬也紛紛出聲。
他們管家里要錢的方式,跟陳良差不多。
這一下,人群騷動得更厲害了。
但許多人眼里還是懷疑:這都是他王盛自己人,當然是托!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但沉穩的聲音從人群后方響起:“小王啊,給我這老頭子,也來五份。”
眾人紛紛回頭,驚訝地發現,說話的是廠里早已退休的一位老攝影師,姓秦,技術過硬,為人正派,在廠里很有些威望。
他兒子早些年就南下經商了,并不靠北影廠吃飯。
秦老爺子拄著拐杖,慢慢走到前面來,看著王盛,又看看大家:“我老了,廠里的事管不了啦。但我這雙眼睛還沒瞎。小王他們這幫小子,有沖勁,有點子,更重要的是,他們沒像有些人那樣怨天尤人,而是實實在在想辦法,要用手藝闖出一條路來!”
他頓了頓,聲音提高:“紫房子的合同,我剛剛看過了,是真的。
這婚慶市場有多大,我琢磨著,小王算得還是保守了!咱們北影廠的老本行是什么?就是光影的藝術!拿去拍結婚,那是殺雞用牛刀,但話說回來,能換來真金白銀,養活咱們自己人,有什么不好?”
“這一萬塊錢,我給我孫子投的。不是指望他靠這個吃飯,是讓他知道,他爺爺待了一輩子的北影廠,就算遇到難處了,里面的人也不是孬種,還能想著法兒往前闖!這分紅權,我看比存銀行死錢值錢!”
秦老爺子這番話,分量極重。
他不是王盛的“自己人”,他的認購純粹是基于判斷和信任。
一瞬間,人群中的懷疑氣氛被沖散了大半!
“秦師傅都這么說……”
“好像真是條路子?”
“兩千塊……搏一搏?”
“為了孩子將來……”
“我認購一份!”
“我們家也來一份!”
“給我登記,兩份!”
猶豫和懷疑開始被渴望和沖動取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舉手、呼喊,向著陳玉等人負責登記的桌子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