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和終極有關吧。”
這是張海桐的說法。
張海客肉眼可見的無語。但仔細想想,在張家漫長的家族歷史里,幾乎所有神秘事件都圍繞青銅門和終極展開。
一切的終極都在長白山下。
能夠有這樣大的力量模糊掉那么多人記憶,模糊掉某些人的存在,似乎只有終極可以做到。
“至于更深層的,我自己都沒弄明白。”1995年12月的張海桐總是格外疲憊,神情中透露出一種倦怠。死氣和生氣在他的臉上糾纏,以至于張海桐明明睡得很足,但黑眼圈又漲回來了。
整個人都很憔悴,比剛回香港那陣子還憔悴。即便講話時盡量開懷,眼睛里卻是濃重到發自靈魂深處的痛苦和恍惚。
張海桐只是在盡最大努力平衡某種不為人知的東西。比如情緒,比如身體狀況,比如無法解決的秘密。然后用跟真實情緒反差極大的語言,來達到平衡的目的。
張海客聽見他說:“一百多年,我走的地方不算少。然而即便是族長身上,也沒有發生過這種事。”
小族長對他的事心知肚明。但他沒有給出明確的建議和答復,就說明在他的認知范圍里,這事兒也不對勁。
它的特別已經可以被族長放在心上了——前提是族長還記得的話。
目前來看,還得靠自己。
在得知張海客查過那些事時,張海桐并不驚訝。他從來沒有刻意瞞過誰。通過郭華轉手,只是為了讓那筆錢讓家人覺得那是正當合法的而已。
他對張海客說:“如果找不到,就不要找了。上窮碧落下黃泉也找不到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個人認為,”張海桐難得動了動腦子,回憶起上輩子看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科幻理論。“這更像一種時空重疊。”
時空重疊,由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衍生而來。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時空結構會發生變化,讓兩個原本不相交的時空發生重疊。讓它們產生重疊的通道,就是“蟲洞”。
當然張海桐上輩子也沒有特別關注這種東西。他的生活太乏味,會知道這種理論還得感謝社會愛心人士給孤兒院無償捐贈的圖書。
里面有一本書叫做《世界未解之謎》。盡管后來有人辟謠,說這本書是偽科學。但張海桐小時候還挺喜歡看。
但是在盜筆世界講物理學理論多少有點離譜。就像跟耶穌基督講唯物主義,和奴隸社會的奴隸主講社會主義一樣荒誕。
如果一定要把這個猜想付諸在本世界的邏輯上,那么這個蟲洞所對應的存在,應該是青銅門。
或者說,終極。
按照科幻小說的尿性,可以把青銅門想象為一個高緯度文明遺留下來的遺跡。可能祂們把這顆星球當做實驗基地,又或者發生了意外,讓祂們的科技產物墜落此處。
無論如何,這些都只是猜想。畢竟張海桐又不可能手搓星際飛船去外太空看一看,然后前進四在宇宙里面暴走。
說不定青銅門后面其實是一只巨大的小黃雞,也可能是一大片蘑菇農場,或者什么也沒有。
又或者是數不清的歷代張起靈,且每一代張起靈都有無數個。就像進入黑洞之后理論上可以看見許多個自己分布排列一樣。
張海客感覺自己的腦子忽然炸開煙花,然后響起教堂里沉重的鐘聲。整個靈魂都升華了——被知識升華了。
他起身在書架上找了半天,從里面找出來一本《環形世界》。
“雖然我很想說你可能是這種小說看多了,但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你說的又挺有道理。”
“人類總是給已經發生的事尋找一個理由,就像王朝破滅必然有導火索一樣。”
“如果真的是科學問題,那我想咱家得試試投資一些物理學專家。”張海客難得沒什么分寸一樣,在房間里來回踱步,然后坐回位置上。
張海桐擺手:“所以還是和門有關系。”
他又問:“你干嘛這么認真?而且科幻小說也幫不到我們。”
“科幻小說救不了張家人。”
張海客有點心梗。但他還是保持著一個上位者的專業素養,很快得出結論。“你的意思是,那個擁有嬰兒張海桐的時空只是短暫的和我們所在的時空發生了一瞬間的重疊。”
“對嗎?”
張海桐點頭。“你出過海吧,和海市蜃樓有點像。在海上投射出另一個地方的影像,而被投射的地點原本沒有這個東西,或者直接和海市蜃樓融為一體。”
“至于后面會怎么樣,我也說不清。”
“可能這種情況再也不會出現,又或者會頻繁發生。”
張海客深呼吸,非常有職業素養的詢問:“我們現在派人去歐洲和美國那邊學習物理學還來得及嗎?”
張海桐有點憐憫。“學物理,看天賦的。”
“就像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物理救不了張家人。”
張海桐又說:“你跟青銅門講物理學?”
天哪。
張海客好像正在經歷一場頭腦風暴。仿佛當時流行各種港臺搞怪訪談類節目同時在腦子里播放。
最后他說:“我們為什么一直在講物理學。”
張海桐:“也許是終極大概率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所以下意識試圖科學一下。”
張海客嘆氣。他感覺張海桐最近真是睡懵了,也不知道他不清醒的時候,張千軍和張海樓往他腦子里塞了什么東西,現在看起來竟然有點人格分裂。
和之前判若兩人。
他開始痛心疾首。
張海客被迫總結道:“我大概知道了。也就是這份資料里寫的這些人存在,或者說之前存在過。但現在兩個時空交疊的那個點分開了,所以這一切又被修正了。”
“你還是那個唯一的張海桐。”
“對嗎?”
張海桐:“對,你真聰明。”
張海客:……給我的好搭檔調成什么樣了。
他們聊的時間較長,張海桐說完,好像突然體力不支一樣,忽然癱在椅子上。
又睡著了。
張海客已經習慣他最近突然斷電的樣子。1995年后,這種癥狀就可控多了。不至于大驚小怪。
……
說到底,這一切還是終極的問題。
張海客還發現了三個疑點。
第一點。如果是單純的兩個時空分開,那么他手上屬于另一個時空嬰兒張海桐及其家人的資料應該一起消失。但這里沒有。
疑點:東西沒有消失。
大膽假設:兩個世界有相通的地方,甚至可能在融合。
第二點。記憶修改只出現在時空重疊的時候,也就是嬰兒張海桐和現在的張海桐同時存在的時候。除此之外,張海桐出現傀儡狀態時,事后與他記憶對賬后,并沒有出現記憶修改或模糊的狀態,只有一點奇怪的波動。
疑點:記憶修改與時空重疊有關。
大膽假設:同上。
第三點。他和張海柿,包括那些調查嬰兒張海桐、接觸過相關事件的人都不記得這件。可張海桐還記得,而且記得很清楚。
疑點:張海桐不會因為時空分開而模糊記憶。
大膽假設:張海桐本人關于時空重疊的記憶不受時空狀態和終極的影響。
當時的他在筆記本上列出這些后,發現解開張海桐困局的辦法,似乎就是解開張家的困局。
他們綁在同一輛戰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