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前世是在網上見過的茶果子,可比現如今做出來的還要精致,前世記憶中茶果子上雕出來的花非常的立體,不過她并不會什么雕刻的技藝,弄了半天也只弄出個四不像來,怎么瞧也不好看,想著想要將這茶果子做好,自己還得學一些雕刻蘿卜花的手藝。
等張秀芳回來之后,柳葉就將自己的想法跟打算說了,張秀芳也不會什么雕刻技藝,就道:“一灶臺的總廚幫廚米師傅是個做大菜手藝的,那些大菜不僅要好吃,還得好看,雕刻塑形是少不了的,你若真要學我私下使些錢財,讓他教你一些雕刻的技藝,應該是行的。”
“那得要多少錢,貴嗎?”前世今生都不是啥富裕家庭,柳葉做事第一反應就是要多少錢,貴嗎?自己負不負擔得起?
張秀芳道:“這些事情你不必管,我和你阿爹商量就是,你只管用心學,你學的好了,這錢也不算白花。”
柳葉聽了這話,眼眶就紅了,原來這就是有爸媽撐腰的感覺嗎?
怕被阿娘發現什么端倪,柳葉連忙低下頭裝作若無其事道:“我肯定好好學,阿娘放心就是。”
“說起錢,剛才芳娘子說此后你就領粗使丫頭的月錢,一個月也有一百個錢,一年有三身衣裳,領了月例,你就是廚房正經的上差的丫頭了。”張秀芳說著摸摸柳葉的腦袋,心里有些驕傲和自豪,一般的小丫頭要十歲左右才能領到第一筆月例,柳葉現如今才七八歲就有了月例銀子,說出去誰不道一句她女兒能干。
柳葉聽到月例銀子,就想著這不就是工資待遇,就又細細的問了張秀芳工錢是什么時候發?一年有三身衣裳,是什么樣的衣裳?冬衣還是夏衣?
張秀芳就細細的告訴她:“府里的丫頭婆子小廝分四等,粗使的、三等的、二等的、一等的,初始的一個月有百文錢,三等的就是三百文,二等的是六文,一等的大丫頭是一貫錢,但府里的一等大丫頭,只有幾個主子身邊才配使喚,老夫人跟前四個,大人、二老爺、主君、二夫人跟前兩個,侍君、姨娘跟哥兒姐兒們身邊就一個。”
柳葉邊聽邊點頭,算著這些丫頭的月例,一個月就要花去十兩來兩銀子,不愧是三品大員的官邸,著實豪富。
張秀芳道:“閱歷銀子倒是其次,主子們跟前伺候的丫頭從三等到一等,每年都有四身衣裳和兩套首飾,等級越高的,那衣裳首飾就越值錢。”
柳葉想起前世看的紅樓夢里面的那些如同副小姐的丫頭們,也能想象出幾分一等丫頭的風光,腦袋里面的想法脫口而出:“大丫頭要跟著主子們出門,穿戴不好的話,豈不是丟了主子們的顏面。”
“幺兒你倒是很明白的,主子們身邊的丫頭肯定得穿戴齊整,還有他們身邊的管事婆子穿的也都是齊齊整整的,老太太身邊的大嬤嬤,那穿的可是綾羅,戴的是金銀。你之后在府里面遇見不認識的,穿金戴銀的,就跪著磕個頭,道個萬福,這些管事跟大丫頭們并不會挑你的事,也不會找你的茬兒,記住了沒?”張秀芳細細的叮囑,怕她一不小心就惹到了那些管事跟主子跟前的丫頭。
柳葉聽了這些話連連點頭,并保證道:“阿娘放心,我出去絕不掐尖要強。”
說完柳葉又在心里面告誡自己,現如今可不是前世的法治社會,要是自己一不小心惹到個主子跟前的人,只怕小命就要沒了,還要牽連家里面的父母兄姐。
張秀芳又說了府里面的婆子、小廝、粗使這些人:“你阿姐在繡房里面做活,因著學徒,一個月跟你一樣也就百文錢,你阿兄在馬廄那邊,每日的活計繁重錢也就多二十文。你們自己的月錢,我跟你阿爹現如今也不要你們的,你們自己存好。你姐覺得自己管不住手,每個月存五十文在我這里,你阿兄存了六十文。”
柳葉聽了這話,立即回道:“阿娘我管得住手,我先自己存兩三個月,要是管不住手,我再讓你幫我存著好不好?”說著柳葉就抱著張秀芳的手臂撒嬌,前世是窮怕了,覺得錢就要放在自己的手里才有安全感。
“都隨你。”張秀芳耐不住她撒嬌,又不強拿她錢,也就由著她去了,只叮囑幾句不要亂花錢。又告訴柳葉,以后她自己在府里面經營人脈走關系,都得自己出錢。
母女二人說了一會兒話,天就黑了,剩下的豆泥,張秀芳就拿回了家。
那些混了糖的、甜口的,張秀芳就留出來走禮,元宵節前后,底下的丫鬟仆從會互相走禮,有了這么些點心,張秀芳琢磨著能省多少錢。
晚間聞狗兒說起元宵走禮一事,張秀芳就將自己準備的節禮說了,聞狗兒道:“這些東西是給那些主子們做的,不好拿出去顯擺,節禮還是另買好些。”有些錢不好省,就不必省,省了反倒容易鬧出亂子。
張秀芳就道:“倒也不必如此忌諱,主子們吃的是精巧的吃食,我弄點糯米粉子跟糙米粉調和一下,將那豆泥包在里面做餡料,加點紅棗泥進去,顏色味兒都被紅棗掩蓋了過去,獨留甜味兒。”
“也行,只要不會被別人瞧出跟主子們吃的是同一個東西就行。”聞狗兒聽著倒也可行,就同意了。
張秀芳隨后又跟他說了柳葉能夠領月例銀子的事情,聞狗兒高興道:“能領月例銀子了?好啊,說明差事穩當了,我明兒個去外面買些豬頭肉回來,咱們吃點好的樂呵樂呵。”
張秀芳聽了這話白了他一眼:“買什么,錢多躁得慌?將錢存著,咱們以后買地起屋子,哪樣不要錢?蘭草十一了,得早幾年準備嫁妝。”
“準備啥嫁妝?我女兒不外嫁,嫁出去被別人欺負怎么辦。”提起嫁女聞狗兒就不大樂意,他就三個孩子,大女兒是第一個孩子自然是疼的,老二是個兒子,自然是偏心的,小女兒嘴甜機靈最像自己,肯定會偏向幾分,因此三個孩子他個個都愛。
“不嫁人留著招贅還不是得要一筆彩禮,照舊得存著,咱們一個月就兩貫錢,我一想起這些心里就慌。”張秀芳日日為孩子們的未來擔憂,養兒到一百常憂九十九。
聞狗兒嘆氣:“著啥急,慢慢存就是了。”
一時間屋里靜了下來,又是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