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之前,陳到預(yù)演過正式拜訪劉備的場景。
劉備在鲖陽城的營址、糧草等雜事都是陳到在安排,陳到自認為正式拜訪劉備可以稱得上輕車熟路。
不曾想,軍營中卻出現(xiàn)了陳到從未想象過的朗朗讀書聲!
其聲,更如千軍吶喊!
“該不會是全軍上下,都在讀書吧?”
更為驚駭?shù)南敕ǔ霈F(xiàn)在腦海,陳到又猛地搖了搖頭。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即便是汝南郡的官學,也未曾聽聞有千人讀書的場面!
就在陳到胡思亂想之際,又見營門口值守的西園兵什長,竟也開始誦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也會誦《論語》?”陳到驚愕詢問。
執(zhí)勤的什長,正是冀州人崔武。
作為最先跟著劉備的八十猛士,崔武是直接受趙云授課的。
雖然不是八十猛士中最優(yōu)秀的一個,但在陽翟時差點將陰修說破防,也讓崔武在劉備處小有名氣。
故而今日也被劉備點名安排到營門口接待陳到。
崔武受劉備欣賞器重,心頭亦是激動萬分,亦謹記今日之要務(wù),要讓陳到深刻的理解卷之文化。
“豈止論語!孟子以及詩、書、禮、易、春秋,都有涉獵!”崔武驕傲的抬頭,再次狂吹。
陳到頓時呆了。
我都只讀過論語!
右校尉軍中的什長,竟然對孟子以及詩、書、禮、易、春秋,都有涉獵!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這一瞬間,陳到竟然發(fā)現(xiàn)自己對崔武生出了羨恨之心。
但很快,陳到又深感羞慚:我好歹也是個統(tǒng)領(lǐng)五百人的別部司馬,還深受豫州牧黃公信任,我竟會羨恨一個西園軍的什長?
“那他們,也都有涉獵嗎?”陳到指向其余九個西園兵。
崔武的語氣更驕傲了,一點也不見臉紅:“當然,都有涉獵!右校尉說了,讀書不論貴賤,一視同仁。不愿讀書就沒資格留在西園軍。”
陳到忽然感到一陣暈眩。
右校尉軍中的軍卒,竟也都有涉獵?
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我是沒睡醒嗎?
陳到下意識的給了自己一巴掌,直看得崔武及九個西園兵瞪大了眼睛。
“陳司馬,你沒事嗎?”
崔武有些忐忑,方才吹太過了?
劉備開啟全軍學習的時間也才幾個月,想要做到全軍對論語、孟子以及詩、書、禮、易、春秋都有涉獵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最開始的八十猛士,包括崔武在內(nèi)也沒人能做到!
上回能讓陰修啞口無言,單純是陰修運氣太差,剛好問到了崔武能記住的。
“沒,沒事,拍死只蚊子。”陳到脖子一紅,胡謅了個理由。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陳到抬起驟然變得沉重的雙腳,踏進了營門。
崔武亦是暗暗松了口氣。
還好!還好!
若是將陳司馬嚇走了,我如何向右校尉交代?
以后就不吹都有涉獵了,就吹通曉論語、熟讀春秋?嗯,春秋我也不太熟啊。
不管了,以后努力熟讀春秋,不能辜負右校尉的器重。
崔武和陳到各懷心思。
一個受內(nèi)驅(qū)力驅(qū)使,想要熟讀春秋;一個被全軍讀書以及崔武口稱都有涉獵鎮(zhèn)住,心如亂麻。
不同的是,越是往中軍大帳走,崔武感受到的是熱血沸騰,陳到卻是越走越是忐忑。
剛來時,陳到是抱著結(jié)交劉備為朋友的心態(tài)。
而此刻,陳到是在思考能否有資格結(jié)交劉備。
中軍大帳。
崔武恭謹稟報:“右校尉,陳司馬已至。”
“進來吧。”
劉備溫潤的聲音在帳內(nèi)響起,崔武示意陳到入帳,隨后便又返回營門執(zhí)勤。
陳到獨自來到帳中,入眼所見,劉備正提筆撰文。
“陳司馬稍坐片刻,尚有百字就可寫完了。”劉備頭也不抬,落筆處字體蒼勁有力。
所寫內(nèi)容,正是《孫子兵法》的軍形篇。
雖然只有百字,但以毛筆寫古文還要注釋,這速度也無法太快。
陳到入軍營后受到的沖擊太大,聽聞此言,反而松了一口氣,默默平復(fù)內(nèi)心的忐忑。
片刻后。
劉備落筆起身,向陳到拱手一禮:“怠慢之處,還請陳司馬海涵。”
陳到慌忙回禮,道:“非是右校尉怠慢,是我叨擾了。”
劉備大笑,將桌上剛寫的《軍形篇》拾起,遞向陳到:“承蒙陳司馬辛苦操辦營址、糧草等雜事,我甚為感激。聽黃公言,陳司馬對《孫子兵法》頗感興趣,我便抄了《孫子兵法》中的軍形篇,亦有家?guī)煴R尚書所作注釋。今日贈與陳司馬,還望陳司馬莫要嫌棄。”
“盧尚書?”陳到驚道:“莫非是前北中郎將盧公?右校尉乃盧公門人?”
恩師的名號,果然好用!
劉備假借盧植名號早已經(jīng)到了爐火純青、臉不紅心不跳的程度,隨后便向洛陽方向行了一禮,道:“承蒙盧師教誨,幸得其真?zhèn)鳌!?/p>
陳到激動的接過《軍形篇》,小心翼翼的攤開,看著《軍形篇》的原文及注釋,如癡如醉。
看著忘我狀態(tài)的陳到,劉備嘴角的笑容都快藏不住了:幸好提前向黃公了解過陳到的喜好,若贈其他書卷,未必有此效果。
劉備沒有驚擾陳到,而是返回坐席,再次提筆撰文。
《孫子兵法》十三篇,《軍形篇》只是其中之一,既然陳到喜歡看《孫子兵法》,劉備不介意再送陳到一篇。
這第二篇,劉備選擇的是《行軍篇》,一重形,一重意,若能參悟透徹這兩篇,練兵、行軍所遇困惑,大抵都能迎刃而解。
剛寫到一半,陳到已從癡醉中醒來,竟將《軍形篇》雙手送回,強忍不舍:“右校尉,此禮太貴重了,還請收回。”
劉備一眼看破了陳到內(nèi)心的不舍和糾結(jié),故意板著臉道:“我視陳司馬為友,故抄寫《軍形篇》相贈。見陳司馬頗感興趣,正抄寫《行軍篇》欲一并相贈,陳司馬卻要將其退回。何以如此小覷我耶?”
陳到大驚失色,忙道:“右校尉誤會了。我并非是小覷,只是——”
話音未落,劉備便打斷了陳到的辯解,復(fù)又大笑:“原來是我誤會了。陳司馬稍坐片刻,《行軍篇》很快就能寫完。”
我,不是這個意思啊!
看著埋頭書寫的劉備,陳到欲言又止。
忍了片刻,陳到又將《軍形篇》收回,默默的坐在一旁,再次翻看。
劉備抬頭瞥了一眼陳到,嘴角笑意更甚:我送出去的書,誰又真舍得還回?等此間事了,我只需向黃公打個招呼,就能讓陳到入我?guī)は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