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鎮欽的“隨機測驗”從不提前預告。
就在謝艷玲感覺自己剛剛對金融知識和社交禮儀有了點粗淺概念,不再像聽天書一樣茫然時,考驗便猝不及防地降臨了。
一個周二的下午,她正在語言導師的指導下艱難地糾正著法語的小舌音,周韜敲門進來,對她微微躬身:“謝小姐,林先生讓您準備一下,半小時后出發。”
“出發?去哪里?”謝艷玲有些意外,今天的日程表上并沒有外出安排。
“去見一位客人。”周韜的語氣一如既往的平穩,“林先生吩咐,請您穿著上次安娜女士準備的那套白色香奈兒套裝。”
白色香奈兒套裝?那是安娜口中“看起來最無害、最具欺騙性”的戰袍之一。謝艷玲的心微微一沉,意識到這恐怕不是普通的會面。
半小時后,她穿著那身線條利落、質感高級的白色套裝,坐進了林鎮欽的車里。他今天沒有坐幻影,而是換了一輛更為低調但性能卓越的賓利慕尚。
林鎮欽看了她一眼,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對安娜打造的成果還算滿意。“待會兒要見的是宏達電子的王總。”他言簡意賅地交代背景,“他手里有一個我們感興趣的新能源電池項目,但為人狡猾,喜歡在細節和合同條款上設置陷阱,尤其擅長利用對方團隊里的‘薄弱環節’進行突破。”
謝艷玲立刻明白了自己今天的角色——“薄弱環節”,或者說,是對方可能試圖利用的突破口,也是林鎮欽用來測試對方反應和檢驗她學習成果的“試金石”。
“我需要做什么?”她深吸一口氣,問道。
“跟著我,少說話。但如果他主動與你搭話,或者試圖從你這里套取任何信息,記住禮儀導師教你的,保持微笑,模糊應對,必要時把問題拋給我。”林鎮欽頓了頓,補充道,“仔細觀察他的微表情和說話習慣,回來告訴我你的判斷。”
“是,林先生。”謝艷玲點頭,手心卻不自覺地開始冒汗。這比她練習模擬場景要真實得多,也危險得多。宏達電子,她記得在資料上看過,是行業內頗有分量的一家公司,而王總……她隱約記得資產評估報告里提到過此人風評不佳,但具體細節一時想不起來。
會面地點在一家極其私密的高級俱樂部包廂。王總早已等候在內,他是一個身材微胖、笑容滿面、眼神卻透著精明的中年男人。見到林鎮欽,他立刻熱情地迎上來:“林總,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啊!”
他的目光隨即落到謝艷玲身上,閃過一絲毫不掩飾的驚艷和探究:“這位是?”
“我的助理,謝小姐。”林鎮欽的介紹輕描淡寫,卻讓謝艷玲心頭一凜。從“女伴”到“助理”,角色的分量和需要展現的能力要求顯然不同了。
“謝助理,真是年輕有為,幸會幸會!”王總熱情地伸出手。
謝艷玲依循禮儀,與他輕輕一握,微笑道:“王總,您好。”笑容得體,聲音平穩,沒有一絲怯場。
落座后,寒暄幾句,話題很快切入正題。王總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他的新能源電池項目,描繪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驚人的利潤空間。林鎮欽大多時間沉默地聽著,偶爾提出一兩個關鍵問題,直指核心。
謝艷玲安靜地坐在一旁,努力跟上他們談話的節奏,同時仔細觀察著王總。她注意到,當林鎮欽問到某些關鍵技術參數和專利歸屬的細節時,王總的眼神會下意識地向右上方飄忽,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這是禮儀導師提到過的,可能表示緊張或隱瞞的微表情。
而且,王總的目光,總會若有若無地掃過她,帶著一種評估和算計。
果然,在就某個合作條款進行初步討論,氣氛略顯僵持時,王總話鋒一轉,笑瞇瞇地看向謝艷玲:“謝助理如此年輕漂亮,就能跟在林總身邊學習,真是令人羨慕。不知道謝助理對新能源領域有沒有了解?年輕人眼光新,或許能有不同的見解?”
來了。謝艷玲心臟漏跳一拍,但面上依舊維持著從容的微笑。她知道,自己絕不能露怯,也不能輕易發表實質性看法,那很可能被對方抓住把柄。
她端起面前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借此爭取了半秒鐘的思考時間,然后才不疾不徐地開口,聲音清晰柔和:“王總過獎了。新能源是未來趨勢,我還在努力學習階段,不敢妄加評論。林總常教導我們,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判斷,我更相信林總和您這樣的行業翹楚的眼光。”
她既謙遜地放低了自己,又巧妙地把球踢回給林鎮欽,同時暗示了自己是“林總的人”,受他教導,立場明確。
林鎮欽端著茶杯的手幾不可查地頓了一下,眼底深處掠過一絲極淡的訝異,隨即恢復平靜。
王總哈哈一笑,似乎并不意外,但也沒再繼續糾纏謝艷玲,轉而繼續與林鎮欽周旋。
然而,在接下來的談話中,王總似乎并未完全放棄。在侍者上來一份精致的點心時,他狀似無意地用本地俚語開了個略帶顏色的玩笑,眼神曖昧地瞟向謝艷玲,試圖制造一種尷尬或親密的氛圍,擾亂她的心神。
若是以前的謝艷玲,恐怕早已面紅耳赤,不知所措。但此刻,她腦海中瞬間閃過禮儀導師冷靜的聲音:“面對低級趣味,無視是最高的輕蔑,但若對方是重要客戶,可用適度得體的幽默化解,或將話題引開。”
謝艷玲臉上依舊掛著無可挑剔的微笑,仿佛完全沒有聽懂那個俚語的隱含意味,只是將目光轉向桌上的點心,用悅耳的聲音對侍者說:“這點心很精致,能介紹一下用料嗎?”自然而然地轉移了話題,既沒有讓王總下不來臺,也維持了自己的體面。
王總臉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隨即打了個哈哈,沒再繼續。
林鎮欽將這一切盡收眼底,自始至終沒有插話。
會談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最終并沒有達成具體協議,林鎮欽以“需要進一步評估”為由結束了會面。
回程的車上,氣氛依舊沉默。謝艷玲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的表現是否合格。
“看出什么了?”林鎮欽閉目養神,忽然開口。
謝艷玲整理了一下思緒,謹慎地回答:“王總在介紹核心技術時,眼神有躲閃,小動作增多,可能在某些關鍵數據上有所隱瞞,或者專利情況并不像他說的那么樂觀。他幾次試圖從我這里尋找突破口,用的方式……比較低劣,說明他可能有些急躁,或者這個項目對他而言確實很重要,急于促成合作。”
她頓了頓,補充了一句自己的直覺:“而且,我感覺他……并不是一個可以長期信任的合作伙伴。”
林鎮欽緩緩睜開眼睛,側頭看向她,目光里帶著一種新的審視,不再是看一件物品,而是帶著一絲極淡的、幾乎無法察覺的……認可?
“觀察力有進步,直覺也算敏銳。”他評價道,語氣依舊平淡,但少了些以往的冰冷,“王胖子確實是個老狐貍,他那個項目,核心技術存在爭議,資金鏈也緊張,是想空手套白狼。”
謝艷玲微微松了口氣。
“不過,”林鎮欽話鋒一轉,“你應對的方式,還是太保守了。”
謝艷玲一怔。
“面對他那種低級的試探,你選擇轉移話題,雖然得體,但不夠有力。”林鎮欽看著她,眼神銳利,“在這個圈子里,過分的謙遜會被視為軟弱。下次,如果有人再用這種不入流的方式試探你,你可以直視他的眼睛,用最平靜的語氣反問一句:‘王總,您是在和我說話嗎?’或者,‘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能解釋一下嗎?’”
他頓了頓,聲音冷了幾分:“要把那份尷尬和不自在,原封不動地還給他。讓他知道,你不是他可以隨意拿捏的對象。”
謝艷玲恍然大悟。她學到了禮儀,學到了知識,但還沒完全學會林鎮欽那種強大的、不容侵犯的氣場和反擊的魄力。
“我明白了,林先生。”她虛心接受。
車子快到別墅時,林鎮欽忽然又開口,說了一句讓謝艷玲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的話。
“今天表現,尚可。”
只是“尚可”兩個字,卻讓謝艷玲的心像是被什么東西輕輕撞了一下。這是從他嘴里說出的,第一個近乎中性的,甚至帶有一絲絲肯定意味的評價。
她轉過頭,看向窗外飛逝的街景,嘴角不受控制地,極輕微地向上彎了一下。
那是一種混雜著疲憊、釋然和一絲微弱成就感的復雜情緒。
她知道,距離成為林鎮欽手中真正鋒利的“武器”,她還差得很遠。但至少,今天,她沒有被當成“薄弱環節”擊垮,她守住了自己的防線,并且,得到了他一句“尚可”的評價。
這小小的肯定,如同在黑暗漫長的隧道盡頭,看到了一星微弱的光芒。
讓她覺得,這些日子所有的煎熬和努力,似乎……都有了那么一點意義。
而坐在她身旁的林鎮欽,重新閉上了眼睛,沒有人知道,在他冷硬的外表下,是否也對這顆正在艱難打磨中的“頑石”,生出了一絲微乎其微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