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院長心里跟明鏡似的——他們被利用了,成了別人立“愛心人設”的工具。
相機快門一按,他們的價值,也就到此為止。
“這算什么事……現在的明星怎么能這樣騙人……真是天殺的!”
她氣得一拳捶在桌上,卻也無可奈何。
不知怎的,消息還是傳開了。
院里的幾位老人顫巍巍地找來。
張大爺拄著拐杖,聲音發沉:“陳院長,我們聽說了……那筆捐款,是不是沒了?”
王奶奶拉著她的手,小聲說:“院長,要不……我們幾個老姐妹,出去撿點瓶子紙殼賣吧?能湊一點是一點,總不能讓孩子開學還穿舊衣服、用破書包啊……”
他們大多無兒無女,或被家人棄養,早就把福利院的孩子們當成自己的親孫兒。
“這怎么行!”陳院長眼睛一瞪,想也沒想就否決。
“這么熱的天,您們什么歲數了?我能讓您們出去受罪?絕對不行!我想辦法,您們別操心,都回屋歇著!”
話說得硬氣,可她又能有什么辦法?
這山里都是農民和貧困戶,家家都不容易,她還能找誰?
陳院長心里像壓了塊巨石,又堵又疼。
傍晚開飯,食堂里嘰嘰喳喳擠滿了孩子。
一張張小臉天真燦爛,還在悄悄議論“新書包會是什么顏色”“新衣服上有沒有奧特曼”。
陳院長那句“新衣服新書包可能沒了”在喉嚨里滾了又滾,怎么也吐不出來。
最后只化作一個勉強的笑,輕聲催孩子們快吃。
“院長!院長!”義工小劉這時沖了進來,滿臉通紅、氣喘吁吁,“有、有明星給咱們捐款了!”
陳院長正堵得慌,一聽“明星”兩個字,積壓了一個月的委屈和怒火“噌”地竄起。
她猛地起身,聲音帶著壓不住的失望與憤怒:
“又是誰來擺拍?!如果是來拍照的,我們不歡迎!請他們走!我們不要這種……”
“不是!不是啊院長!”小劉急得直擺手,話都說不利索,“沒人來!是有人送東西!一大車直接送到門口!還有——”
她喘了口氣,眼睛發亮,“財務剛收到短信,一筆十萬塊的捐款,已經打到我們對外的賬戶上了!是真的到賬了!十萬塊!”
整個食堂驀地一靜。
孩子們睜大眼睛,老人們也停下動作,全都愣愣地望過來。
陳院長臉上的怒意瞬間凝固,慢慢轉為驚愕:“多……多少?”
“十萬!院長,是十萬塊!”小劉幾乎是喊出來的,眼眶發紅。
他們這山區福利院,從沒接過這么大的捐款。平時能有幾百幾千,就已經謝天謝地。
“十……十萬?”陳院長喃喃重復。
巨大的、措手不及的驚喜如潮水轟然涌來。
她鼻子一酸,聲音控制不住地發抖:“好……好……太好了……這真是……真是雪中送炭?。 ?/p>
她簡直想放聲大哭,又想開懷大笑。
不止孩子們開學的新衣新書包有了著落,連老人們念叨了好久的康復器材、院子里該修補的地方,也都能解決了!
“孩子們!”
陳院長用力抹了把眼角,一掃所有陰霾,大手揮出,“走!跟院長媽媽一起去看看,好心人給咱們送什么來啦!”
“哇——!”
歡呼聲瞬間炸開,孩子們像一群出籠的快樂小鳥,爭先恐后涌出食堂,沖向門口。
老人們也滿臉期待,步履蹣跚卻急切地跟在后面。
大院門口,停著一輛貨車,工作人員正和司機一起往下搬東西。
一箱箱嶄新圖書、色彩鮮艷的書包、成套的文具....
一箱箱牛奶、零食、大米、食用油、基礎生活用品……
琳瑯滿目,堆得小山一般,在夕陽下泛著溫暖光澤。
孩子們圍在旁邊,每搬下一箱,就響起一片“哇哇哇”的驚嘆。
一張張小臉洋溢著純粹的開心。
有的忍不住伸出小手,輕輕撫摸包裝袋里的新書包;有的望著零食箱子,悄悄咽口水。
陳院長和老人們站在后面,望著那堆積如山的物資,連日來的憋屈、焦慮和心寒,被徹底熨平。
只剩下滿滿的、幾乎要溢出來的感動與感激。
她深吸一口氣,連忙拉過小劉:“這次到底是哪位好人捐的?咱們必須好好謝謝人家!錦旗一定要送最大的!”
小劉早就打聽清楚了,興奮地回答:“院長,財務那邊核對了,捐款和物資都是一位叫蕭景辰的明星和他的工作室捐贈的!”
“蕭景辰……”陳院長認真記下了這個名字。
她很少關注娛樂圈,也不怎么上網,對明星的印象還停留在二十年前。
她暗下決心,等忙完了,一定要組織院里的老人孩子,認真看看這位好心的明星出演的電視劇電影。
“蕭景辰……我們真該謝謝人家……希望他前程似錦……”
---
三天后,蕭景辰和林海收到了十幾個從不同地區寄來的錦旗和手寫信。
這些錦旗用料不算昂貴,樣式也樸素,但每一面都繡著真摯的謝語。
落款來自天南地北的福利院和貧困村委會。
“好家伙,咱房間快成錦旗陳列館了,”林海一邊小心疊起一面“愛心助老 情暖人間”的錦旗,一邊笑著搖頭。
“這郵寄速度可真快,怕不都是第一時間就寄來的吧……”
蕭景辰拿起其中一面——來自G縣向陽福利院,上面繡著:“無私捐助恩重如山,愛心奉獻情暖童心”。
這種直接而樸實的感謝,讓從沒見過錦旗的蕭景辰,感覺踏實又開心。
“景辰,好消息!”林海放下手機,興奮地拍了拍他的肩。
“《紫禁深秋》定檔了!七天后,騰龍視頻和橘子衛視,同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