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如一只巨足深深踏入海洋。先古時期,這里是西甌、駱越人聚集的蠻荒之地。這些蠻人以雷電為圖騰,制銅鼓象征雷聲,每年舉行盛大的祭雷活動。后來,漢人逐漸移居此地,和當地蠻人融合,祭雷活動逐漸演變為換鼓祭雷。每年換鼓時節,新供的百面大雷鼓,以銅鑼、銅鈸等樂器伴奏,進行擊樂大演奏。鼓聲如雷,天崩地裂。在擊樂聲中,巫師、道士步罡踏斗,亦咒亦歌,召喚上界的神靈;無數的善男信女載歌載舞,虔誠羅拜,酬謝上蒼、雷神。雷州換鼓以其規模天下無雙,祭雷演技天下叫絕,與廣德埋藏、錢塘江潮、登州海市并稱為天下四絕。又傳說此地多“雷”。其一是“風雷”。此地有擎雷山,山上能生雷。山有洞竅與瓊州的息風山相通,瓊州那邊一刮風,雷州這邊就打雷。瓊州風多,雷州雷多。其二是“豬雷”。天雷到了冬天,變成豬蟄伏到地下。人們把這些“豬雷”挖出來煎煮,給它們溫暖,讓它們立春后回到天上行云化雨。其三是 “陰雷”。天上之雷為“陽雷”,主生,行云化雨,造福人世。人間之雷為“陰雷”,主殺,專事懲辦惡人。作惡多端之人會被“陰雷”殛殺。這些都是此地何以稱作“雷州”的說法,但終究也沒有定論。同時,此地三面環海,島嶼眾多,海澳連綿,也是海盜嘯聚的淵藪。
雖是初冬時節,但感受不到蕭瑟的景象,反而覺得有一些郁熱。戴幫主悄然將船停泊在徐聞縣一個澳口內。留下看船人員,戴幫主等人舍舟登岸,依舊扮作客商模樣,前去尋找此行的目的地,蛟龍湖。穿過幾個村落,幾人逐漸進入連綿起伏的山嶺中,赭紅色的土地上亂石雜布,密林如障。在幾個樵夫的指引下,經過一天的艱難跋涉,薄暮時分,眾人終于在群嶺環繞中看到了蛟龍湖。諾大的湖面延展數里,澄澈如鏡,湖邊水杉高挺、蘆葦飄雪。
“這里倒是一個山水具佳的寶地,周邊卻顯得有些荒蕪。”戴幫主說。
“戴幫主有所不知,這里曾經也是粵西地面的一個名勝。”魚龍子回道,“傳說這湖水與南海相通,旱不落澇不漲,一年四季都一樣的澄凈。最奇的是周邊雖然林木叢生,但湖里去找不到一片落葉。貶謫的官員、來往的商賈多有來此消遣,留下了不少故事。但在我朝洪武、永樂年間,此湖突然出現了一只水怪,不但將湖內的鼉黿魚蝦盡數吃完,連在湖上打魚的漁夫也多遭橫禍。每年端午前后,周圍的村民還要準備大量的豬羊牛肉投入湖中,供水怪享用。如若不然,方圓百里內將終年無雨,顆粒無收。長此以往,周圍的村民逐漸搬離,此地也就荒敗了。”
“怪不得如此。”戴幫主嘆口氣說,“但根據吳仙姑掌握的線索,玉衡石就在此處,不知和這水怪有沒有關系。”
魚龍子:“這個我也曾聽說過一些,說這玉衡石就在蛟龍湖中,而且被那水怪守護著,一般人無法取得。”
戴幫主犯難說道:“如果真是那樣,我們該當如何是好啊!”
烏大:“前面有個寺廟,不如我們前去打探一下!”。
戴幫主:“這樣也好,走了一天的山路,我們也去討碗齋飯。”
這寺廟依山而建,山門的匾額上書著“楞嚴寺”三個大字。眾人拾階而上,進入敞開的山門。來到天王殿中,中央的米勒像、韋陀像氣勢雄壯,兩壁的四大天王像栩栩如生。再往里走,就是大雄寶殿。這寶殿依崖洞而建,并無后墻,里面供著消災延壽藥師佛、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三尊佛像。香案旁坐著一位眉須皆白、雙目微閉的老和尚。整個寺內闃靜無聲,除了戴幫主等人,再無外人。
戴幫主上前向老和尚施了一禮:“大師安好,我等是過往的客商,順路來此瞻仰,多有打擾。”
“老衲在此等各位施主許久了!”和尚睜開雙眼,低沉地說。
幾人一聽,都吃了一驚,搞不清楚這和尚怎么會說這樣的話。
戴幫主:“我等初來此地,與大師并不結緣,不知大師何處此言?”
老和尚:“諸位施主中,是否有人的名字中含有‘海’、‘天’二字?”
和尚此言一出,幾人更覺驚訝,尤其是小海、小天二人。
此人故弄玄虛,是真有未卜先知的本領,還是預先已經掌握我們的行蹤?戴幫主心中暗想,于是小心翼翼地回答:“大師果然是得道高僧,我們之中,的確有人的名字中含有‘海’、‘天’二字。”
“那就確信無疑了。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諸位隨我到禪房中去吧!”
大家不明就里,只能跟著和尚進了禪房。分賓主坐定,和尚才緩緩言道:“老衲法號云山,是此處的住持。諸位不用驚異,我也沒有什么神通。自從寺前的湖里出現了水怪后,寺內就香客冷落,只是偶爾有附近的村民來上香罷了,哪里還有商客來此禮佛啊!而且,我看諸位眉目間都有英武之氣,我猜的沒錯的話,諸位是縱橫山海的豪俠吧?”
聽大師這么一分析,眾人覺得十分有理,不好意思地訕笑起來。
“那大師怎么知道我們之中有人的名字里帶有‘海’、‘天’二字呢?”小天忍不住地問。
“這就要說到我的師祖孤山大師了,他圓寂前,留下了一首偈子:甲子圓滿,海天相合;鏡湖如血,寶石重光。這首偈子其他幾句都容易理解,但這第二句老衲遲遲不能參悟。今日諸位在夕輝斜照、湖光泛影中進入寺門,我突然有所感悟,這‘海天相合’可能是指人的名字,于是就唐突一問,沒想到還真被老衲僥幸猜中了。”云山大師停頓了一下,正視眾人,“你們是為了玉衡石而來!”
和尚既然已經猜到了來意,戴幫主也不再隱瞞:“大師說的不錯,我們確實是為了玉衡石而來。大師看來對此物頗為了解,能否指點迷津。”
云山大師嘆口氣,說道:“說起這玉衡石,確實和鄙寺有一些淵源。既然你們合上了孤山大師的偈子,說明你們和這寶石有緣,我也就坦誠相告。我的師祖孤山大師俗名葉天,當年是廣東一帶出了名的豪俠。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了七星寶石的故事,于是下定決心要找到這七顆寶石。玉衡石是他找到的第一顆寶石,是從一個落魄的軍戶那里購得的。正當他躊躇滿志去找尋下一顆的時候,追隨在他身邊的一個兄弟起了非分之想,勾結其他海盜來搶寶石。兩幫人在海上廝殺了數日,最后葉天寡不敵眾,只身逃到了岸上。鬼使神差中,葉天借著月色,摸到了湖邊。那時的湖里還沒出現過水怪。葉天身負重傷,被緊追不舍海盜們團團圍住,已無逃脫的可能。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葉天從懷中掏出玉衡石,大喝一聲“想要寶石,自己去找吧”,然后用力將寶石擲向湖中。這時,眾人看到了驚人的一幕:一道黑影從平靜的湖面一躍而出,只見一條水怪頭大如牛,兩眼如燈,身子如蛇,足有數丈之長,黑青色的鱗甲在月光下發出幽光。怪物張開血盆大口,將寶石吞了下去,然后就潛入湖底,了無影蹤。海盜們被這怪物唬得魂飛魄散,丟下葉天,四散而逃。葉天也被剛才的一幕嚇得呆在那里。望著湖面上被水怪泛起的白色泡沫,他突然感到萬念俱灰,于是丟下鋼刀,進了寺中。后來,他就成了我的師祖,孤山大師。”
小天:“寶石還真的是被那水怪吃了。那水怪是龍嗎?這世上難道真的有龍?”
云山大師:“龍乃神物,百鱗之長,萬類之宗。傳說龍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上古奇書《山海經》中記載,祝融、夏后啟、蓐收、句芒等神的坐騎都是龍。而且,黃帝當年大戰蚩尤,也是靠了龍的幫助。《述異記》中記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五百年為應龍。從這種種記載看,龍應該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常人難以看到罷了。”
小海:“那這湖里的水怪是蛟還是龍?”
云山大師:“據孤山大師所言,湖內的水怪是蛟,還不是龍。此蛟本來在海中,因興風作雨不時,傷了人性命,所以被貶到了此湖中,它要再經過數百年的修煉,才能化成龍身,重歸大海。寺內傳說,月圓之夜,孤山大師會站在湖邊誦經,這時湖中的蛟就會現身,昂起頭來聽大師誦經。也許他們已達到了人神相通的境界,可以彼此交流。后來還是一個月圓之夜,孤山大師留下了這首偈子,就獨自一人走進了湖中。有人說,孤山大師要效佛祖以身飼虎的壯舉,用身體去感化水怪,讓它不要再禍害一方。當然也有人說,孤山大師一生也沒有放下執念,而是走火入魔,進入湖中去找尋玉衡石。從師祖圓寂那年算起,到今年剛好一個甲子,正合了偈子的第一句:甲子圓滿。看來,能除此蛟者,就是諸位了。”
想到前面的明覺大師,小天不由自主地說:“看來這寶石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得到它的人往往會家破人亡。”
魚龍子:“聽說當年鄭和請西方高人在這七顆寶石上施了咒語。這些寶石能通靈開竅、辟邪伏妖,還能映照內心、攝人心魄。如果是卑鄙貪婪之人,得到寶石后就會變得更加貪婪,最后反而被貪婪所吞噬。如果是正直高尚之人,那寶石也會讓你更高尚,帶來無盡福報。總之,寶石就是一面照妖鏡,什么本性在寶石面前必定暴露無遺。所以,雖然山海間有很多人想得到這七顆寶石,但往往得到寶石的人最后卻落得悲慘的下場。”。
云山大師:“少俠這個說法,剛好能夠注解這個水怪的命數。當時,它可能是誤打誤撞吞了寶石,但寶石也迷亂了它的心智,雖然孤山大師極力感化,但它依舊貪婪成性,每年要周邊的村民供奉活物,才能滿足它的欲壑,最終要落得‘鏡湖如血’的下場。”
聽完大師的講述,眾人都怔在那里,沉默不語。許久,戴幫主才回過神來,問道:“那大師可有除此怪物的良方?”
云山大師合掌在胸:“阿彌陀佛,佛門依慈悲為懷,老衲怎會有鏟除此物的辦法。但此物藏匿湖中,禍害一方,除掉它也是結善果。至于怎么個除法,那就要看各位施主的手段了。”
感到大師有送客的意思,眾人不便久留,走出了寺廟。站在山門前,望著眼前平靜的湖面。戴幫主突然問道:“大家可有入水屠蛟的膽量?”
這么一問,大家的士氣被鼓動起來。
“任他龍潭虎穴,我們也要去闖一闖。”小海回答。
幾天后,昏黃的半月懸在連綿的山嶺之上。戴幫主攜眾人立在湖邊,高擎的火炬把湖面照得通紅。
“開始!”戴幫主高聲命令道。眾人立刻把幾十筐魚蝦盡數傾倒在湖中。這些魚蝦都是用烈酒腌泡的,為的是激起巨蛟的情性,防止它深潛不出。刺鼻的酒氣加上魚蝦的腥臭,彌漫整個湖面。少頃,湖面上泛起波濤,一條巨大的黑影浮了上來。隨著一聲咆哮,巨蛟開始大口饕餮湖中的魚蝦,根本不把岸邊的人物放在眼中。望著這頭大如斗、身粗如簍的巨獸,見多識廣的船員也不免手腳發抖。
“放弩!”戴幫主喊道。隱藏在湖邊嶺上的弩手立即合力拉開巨弩,幾十支弩箭帶著風聲飛向湖中,一部分扎進了湖中,一部分射在了巨蛟的身上。劇痛惹惱了這頭怪物,身體在湖中翻轉扭曲著,激起數丈高的浪花。咆哮聲如悶雷一般,震落了林中的樹葉。眾人感覺鼓膜都要震破了。這時,天上烏云翻轉,不一會雷電交加,豆大的雨滴傾瀉下來,許多火炬也給澆滅了。
嶺上的弩手繼續發瘋似地引弩射箭,直到把所有的弩箭都射向湖中。巨蛟繼續咆哮著,激起的浪花變成了紅色。那是怪獸的鮮血。
“不能等了,下水!”戴幫主命令道。
烏大、小海、小天、魚龍子、黑虎、大頭等人迅速跳上準備好的四條竹筏,向怪獸劃去。還沒劃出多遠,巨蛟就發現了他們,兩只燈籠一樣的眼睛發出似火的光芒。一個擺尾,兩艘竹筏就被擊得粉碎。還在竹筏上的人員不顧一切地投擲標槍、鳴放火銃。很快,這兩艘竹筏也被怪獸撞翻了。落入水中的眾人拿著鋼刀、斧頭,湊近蛟身,一通亂砍。有幾個倒霉的,被巨蛟一口咬住,撕成了碎片。水中的小天瞅準機會,一下子跳到巨蛟的背上,將鋼刀深深地插入鱗甲之內。任它咆哮騰跳,小天始終牢牢地抓著刀柄,騎在背上。這時,小海也跳了上來,同樣把刀刺入鱗甲之內。巨蛟馱著兩人,在湖中潛躍翻滾。小海、小天二人的衣服已被扯碎,滿身傷痕,但仍牢牢地握著鋼刀,絲毫不敢松懈。這一幕看呆了眾人。立在岸邊的僧人們紛紛高聲誦唱降魔咒語,為兩位英雄助力。過了許久,小海、小天感覺整個身體已經麻木了,從刀縫中汩汩流出的鮮血逐漸少了,巨蛟的眼睛也不似剛才那么發亮了。
青面鬼等人又劃著四艘竹筏趕了過來,紛紛拋出索鉤,牢牢縛住了巨蛟的身體。巨蛟發出一聲低沉的嘶吼,緩緩地閉上了眼睛。殷紅的湖面平靜下來,在眾人的合力攻擊下,終于把怪獸降伏了!這時,天上的烏云也散去了,月亮又露出頭來。
巨蛟的尸身被拉到岸邊。望著這龐然大物,眾人仍為剛才的戰斗場面戰栗不已。
“傳言蛟龍死后盡化為血,施主們抓緊找寶石所在吧。”云山大師提醒道。
戴幫主經大師提醒,馬上命令烏大行動起來。烏大顧不上疲累,用鋼刀剖開巨蛟的腹部,上下掏摸了一會兒,捧出一個椰果大小、類似石頭的東西。
這是什么?眾人都感到稀奇。
“這應該是龍涎香了!”云山大師說道,“寶石被巨蛟吞入腹中,日夜用津液滋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此物。”
烏大:“那寶石就在這香里面了?”
云山大師:“我想是的。”
烏大費力剖開龍涎香,果然里面包裹著一顆瑩瑩的寶石。這時,大家注意到蛟尸開始血化。不一會的功夫,蛟尸就變成了一灘血水,順著灘涂,盡數流進了湖中。
辭別云山大師,戴幫主帶著驚魂未定的眾人回到船上。
“此戰我們雖然得到了玉衡石,但也失去了八個兄弟。”戴幫主喜憂參半地說,“我們這一鬧騰,整個雷州府都知道了。沒時間休息了,我們得趕緊離開此地。”
小海:“那下一站是哪里?”
戴幫主:“新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