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四年的夏夜,上海的暑氣仍未消散,王家大宅里卻透著幾分不同尋常的沉寂。王瑾瑤回到家時,旗袍上的血跡早已被汗水暈開,變成一片片暗沉的印記,像極了街頭未干的血污。她沒敢讓母親看見這般模樣,只謊稱在表哥洋行幫忙時不小心蹭到了墨汁,匆匆躲進了自己的房間。
房間里,白瓷臺燈的光暈柔和地灑在書桌上,桌上攤開的宣紙還泛著淡淡的竹纖維紋路,硯臺里的墨汁早已凝結成一層薄殼。瑾瑤坐在藤椅上,指尖還殘留著街頭血跡的黏膩感,耳畔反復回響著槍聲、哭聲,還有那個穿學生裝的青年倒下時,眼中未散的堅定。她抬手揉了揉發緊的太陽穴,試圖平復內心的激蕩,可只要一閉上眼睛,那些血腥的畫面就會清晰地浮現,像一把鈍刀,反復切割著她的神經。
“吱呀”一聲,房門被輕輕推開,進來的是家里的幫工阿珍。阿珍比瑾瑤年長五歲,手腳麻利,平日里話不多,卻總在瑾瑤需要時默默遞上一杯熱茶或一方干凈的手帕。此刻,她端著一盆溫水,手里還拿著一套干凈的布衫,輕聲說道:“小姐,快擦擦身子換件衣服吧,夫人剛才還在問起您呢。”
瑾瑤抬頭看向阿珍,只見她眼眶微紅,眼角還帶著未干的淚痕。“阿珍,你也聽說街上的事了?”瑾瑤輕聲問道。阿珍點點頭,將水盆放在盆架上,聲音帶著幾分哽咽:“聽說了,我同鄉的妹子在紗廠做工,今天也去了老閘捕房那邊,到現在還沒回來,我心里……”她說著,便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怕在瑾瑤面前失態。
瑾瑤的心猛地一揪,她想起在街頭看到的那個抱著孩子奔跑的母親,想起那些和阿珍同鄉妹子一樣,為了爭取權益挺身而出的女工。她們本是柔弱的女子,卻在強權面前展現出驚人的勇氣,像風中搖曳卻絕不彎折的花。這一刻,瑾瑤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強烈的沖動,她想把這些女子的故事寫下來,想歌頌她們的堅韌與勇敢,想讓更多人看到女性力量的光芒。
“阿珍,你那個同鄉妹子,她平時是個什么樣的人?”瑾瑤問道。阿珍在床邊坐下,眼神變得柔和起來:“她叫春桃,性子烈得很,平時在廠里受了欺負從不忍氣吞聲。前陣子紗廠減薪,還是她帶頭和工頭理論呢。她說,咱們女人雖然力氣小,但也不能任人欺負,要為自己爭口氣。”
聽著阿珍的講述,瑾瑤腦海中漸漸勾勒出春桃的模樣:梳著粗黑的麻花辮,穿著洗得發白的布衫,眼神里滿是倔強與堅定。她又想起在街頭看到的那些女性,有穿學生裝的女學生,有穿長衫的女教員,還有像春桃一樣的女工,她們來自不同的階層,卻在同一天,為了同一個信念,站在了反抗的隊伍中。她們的鮮血與淚水,她們的勇氣與抗爭,不正是這個時代最動人的詩篇嗎?
阿珍離開后,瑾瑤重新坐回書桌前,點燃了一支沉香。淡淡的香氣縈繞在房間里,驅散了空氣中殘留的血腥氣,也讓她紛亂的心緒漸漸平靜下來。她磨開硯臺里凝結的墨,拿起一支狼毫筆,筆尖輕觸宣紙,卻遲遲沒有落下。以往創作時,她筆下多是個人的苦悶與感傷,或是對風花雪月的描繪,可此刻,那些細膩的情愫都被一種更宏大、更強烈的情感所取代。
她想起春桃說的“為自己爭口氣”,想起那個抱著孩子的母親眼中的恐懼與堅強,想起女學生們激昂的口號。這些女性,就像在血污中綻放的花朵,雖身處絕境,卻依然努力綻放出生命的光彩?!把c花”,瑾瑤在心里默念著這兩個詞,筆尖終于落下,墨汁在宣紙上暈開,寫下了《血與花——致五卅中的姊妹》這個標題。
起初,她的筆觸還有些生澀,可寫著寫著,那些壓抑在心中的情感便如潮水般涌來,順著筆尖流淌在宣紙上。她寫下春桃們在紗廠的艱辛,寫下她們面對壓迫時的不屈;她寫下女學生們在街頭的吶喊,寫下她們面對槍口時的無畏;她寫下那個母親懷中孩子的啼哭,寫下母親奔跑時的堅定。她不再局限于個人的小情小愛,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那些與她同為女性的姊妹們,將她們的苦難與勇氣,都融入到詩句之中。
窗外,月光透過窗欞灑進來,落在宣紙上,與墨色的字跡交相輝映。瑾瑤的手腕有些發酸,手指也被墨汁染黑,可她卻絲毫沒有察覺,仿佛整個世界只剩下她和手中的筆,以及那些在紙上鮮活起來的女性形象。她想起父親常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想起母親勸她“安安穩穩過一生就好”,可此刻,她卻覺得,女性不僅要有才,更要有敢于發聲、敢于抗爭的勇氣。她們的力量或許微小,卻能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照亮這個黑暗的時代。
寫到動情處,瑾瑤的眼淚忍不住滴落在宣紙上,暈開了字跡,卻也讓那些文字更添了幾分真摯與力量。她寫道:“你們是血污中綻放的花,用柔弱的枝椏,撐起一片天空;你們是黑暗中燃燒的火,用微弱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她覺得,這些詩句不僅僅是寫給五卅中的姊妹們,更是寫給所有身處苦難卻依然不屈的女性,是對她們力量的歌頌,也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突破。
天快亮時,瑾瑤終于完成了這首詩。她放下筆,看著滿紙的字跡,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充實與堅定。以往創作后,她總會有些許的不安與迷茫,可此刻,她卻無比確信,自己寫下的這些文字,有著非凡的意義。它們不再是個人情感的宣泄,而是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是對女性力量的贊美。
這時,母親輕輕推開了房門,看到書桌上的詩稿,又看了看瑾瑤眼中的光芒,眼中滿是疑惑與擔憂。“瑤瑤,你一夜沒睡?這是……你寫的詩?”母親拿起詩稿,輕聲讀了起來,讀著讀著,眼眶也漸漸紅了。她雖然不懂什么大道理,卻能從詩句中感受到那些女性的苦難與勇氣,也感受到了女兒內心的變化。
“瑤瑤,你長大了?!蹦赣H放下詩稿,輕輕撫摸著瑾瑤的頭發,語氣中帶著幾分欣慰,也帶著幾分擔憂。瑾瑤握住母親的手,輕聲說道:“娘,我只是覺得,那些姊妹們太不容易了,我想把她們的故事寫下來,讓更多人知道她們的勇氣?!蹦赣H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她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不再是那個只知傷春悲秋的小姑娘了,她的心中,已經有了更廣闊的天地,有了對社會、對他人的關懷。
朝陽透過窗戶照進房間,給房間里的一切都鍍上了一層金色。瑾瑤看著手中的詩稿,眼神像秋水般明澈,卻又帶著刃一般的鋒芒。她知道,這首詩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她還會用自己的筆,去書寫更多女性的故事,去為她們發聲,去為這個苦難的時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這次創作,也成為了她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突破,讓她從個人的小世界中走出來,走向了更廣闊的社會,開始用文字去關注現實,去歌頌那些平凡卻偉大的女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