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陳國公府的勢力來救出李欣悅,這對李平安來說的確是一個最簡單方便的選擇,但是同樣,如此行徑也會讓本就處于邊緣地帶的陳國公府沾染上更大的麻煩。
今日之事,是自己選擇舍棄權勢才引來的后續發展,除非逼不得已,否則李平安并不想將這些老友牽扯進來。
對于李平安的性格,熊黛玉也算有所了解。
因此,在看到王振山想要開口的時候,她更是直接擺手阻止:
恩公素來不喜歡麻煩他人,真的到了他們應該他們出力的時候,直接去做就好了。
目光落到李平安的身上,閑談結束,熊黛玉也開口說起了正事:
“原本我是打算帶著恩公去見見欣悅的,但女帝有令,比試結束之前,任何人不得與她接觸。”
稍微停頓一下,熊黛玉又快速的補充了一句:
“不過恩公也不必過于擔憂,看守中有人受過府上的恩惠,肯定不會讓欣悅丫頭受罪的。”
對于李平安的孫女,熊黛玉也是當做自己的晚輩去對待的。
甚至,目光從自家的傻大兒身上飄過,熊黛玉腦海中閃過了一個想法:
不過考慮到李欣悅如今還在牢獄之中,所以才強忍著暫且沒有提出來。
“多謝……”
相比較陳國公府上的交談,此時的左相府卻是另一種氣氛。
“爹,真的沒有辦法將那個賤人解決掉嗎?”
目光落到趙高的身上,趙瀅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毫不掩飾的狠辣之色:
雖然女帝已經保證了絕對不會影響到她的名聲,但對于膽敢挑戰自己的李家爺孫二人,她的心中已經充滿了嫉恨。
甚至,如果可以的話,趙瀅更想讓李欣悅死在牢獄之中,并且順勢背上一個‘畏罪自殺’的罪名。
“此事有陳國公府盯著,貿然行動,說不定會讓他們抓到把柄。”
朝著趙瀅看了一眼,趙高倒是沒有覺得自家女兒的心思有什么歹毒的地方:
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身為大虞左相之女,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狀元,若是沒有一點兒殺心的話,日后如何才能成大事?
不過這次,畢竟是關乎到一位開國國公,即使是他也不能輕舉妄動。
目光落到趙瀅的身上,趙高繼續開口詢問道:
“你確定那人當真是李平安,當初差點兒成為并肩王的那位?”
“我也不知道。”
搖了搖頭,在稍微停頓一下之后,趙瀅又補充了一句:
“不過那人拿出了一塊‘太祖金牌’,而且經過了振山哥和陛下的雙重確認,身份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爹,那個李平安真的很厲害嗎?”
對于自家老父親,趙瀅還是比較了解的。
如果李平安只是個普通人的話,恐怕連被他說出名字的資格都沒有。
“此人……不能單純用厲害來形容。”
想到當年的經歷,趙高的表情有些怪異:
和王莽甚至太祖那種出身尋常百姓的可憐家世不同,他趙家可是傳承了近千年的強大世家。
即使是在前朝,他趙某人也在朝堂上有著不低的地位。
前朝皇帝昏庸,天下大亂,當時太祖雖然靠著一腔熱血聚集了不少豪杰,但在諸多反抗軍中,他其實是最不被看好的一支。
然而,就是在這個李平安的影響之下,武家父子卻能做到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在極短的時間內凝聚民心,最終開創一國。
可惜他在當初歸屬前朝,甚至直到女帝上位,意圖收回更多權力才得以被重新重用回到朝堂,對于李平安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不過你也不必太過擔心。”
朝著自家女兒看了一眼,趙高這才繼續開口道:
“李平安就算再厲害,也只是一些傳聞。”
“且不提如今已非高祖掌權,單單是如今朝堂上的諸位大人,與他李某人有仇怨者可不在少數。”
稍微停頓一下,趙高的身上散發出幾分陰冷的氣息:
“你只需要在三天后的比試中取得勝利,剩下的事情自然會有其他人去解決。”
聽到趙高口中的話語,趙瀅的心情雖然舒緩了幾分,但面色依舊有些不愉:
“都怪那個賤人,讓我身為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狀元,卻被人懷疑才學。”
“不過是些許小事罷了,只要你能取得勝利,有著一萬種方法恢復名聲。”
“當務之急,你最該做的事情是將我交給你的文章論策背下來。”
目光落到趙瀅的身上,趙高的表情變得有些嚴肅:
“可不要像以前一樣偷懶。”
“若是你能早早地好好習文的話,又怎么可能會輸給他人?”
對于趙高看似訓斥實則寵溺的提醒,趙瀅只是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爹,你就放心吧,女兒這次肯定不會偷懶的。”
“至于以前……”
“我可是左相的女兒,從一出生就站在了那些泥腿子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高度,稍微偷懶一些怎么啦?”
“你啊~”
三日時間,轉瞬即逝。
如同女帝所言,短短三天的時間,有關趙瀅和李欣悅之間的事情,已經徹底傳遍了整個永安城。
不出意外,在大多數百姓的眼中,趙瀅依舊是勝券在握的那一位:
想來也是正常,堂堂左相之女,難道還會輸給一個普通的泥腿子不成?
至于所謂的‘太祖親封并肩王’?
聽都沒聽過,誰敢說不是謠言!
為了以示公正,比試的地點依舊放在了蒙冤鼓下。
或許是得益于李平安前幾日的‘充氣’,今日的蒙冤鼓周圍甚至比之前干凈了數十倍,就連鼓面都被換成了新的。
眾多百姓的注視之下,女帝高坐在蒙冤鼓之下,左相趙高同女相上官蓉兒分坐左右。
“今日之事,相比諸位都已經清楚了。”
稍微停頓一下,女帝的目光落到李平安的身上:
“平安先生曾為太祖左膀右臂,為我大虞立下汗馬功勞,朕愿意再給你一次機會。”
“只要你放棄比試,朕可公布天下,特赦李欣悅無罪,并且允其后輩子嗣再入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