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的秋風裹挾著塞北的涼意,掠過連綿起伏的土黃色城墻。當諸葛家少主一行人站在秦長城最西端的 “臨洮塞” 殘垣下時,手中的玄鳥玉佩忽然發出溫潤的紅光,與遠處雪山的反光交相輝映 —— 這里正是《萬世秘典》中記載的 “秦代龍脈守護起點”,也是他們絲路之行的關鍵一站。
“秦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全長萬余里,” 李教授展開隨身攜帶的秦代長城地圖,手指沿著地圖上的紅線移動,“但史料中關于河西段秦長城的記載極少,多數人認為漢代才將長城延伸至河西。現在看來,秦代不僅在此修建了長城,還將其作為守護‘龍脈’的屏障。”
劉家老祖拄著拐杖,走到一段相對完整的城墻前,指尖拂過墻面上的夯土紋路 —— 每一層夯土都均勻緊實,中間夾雜著細小的砂石與植物纖維,正是秦代 “版筑夯土” 工藝的典型特征。“你們看這城墻的走向,” 他指著遠處蜿蜒的城墻,“它沿著祁連山余脈修建,與山脈的走向完全一致,形成‘山為骨、城為脈’的格局,這正是秦代風水術中‘龍脈守護’的布局。”
諸葛家少主掏出傳國玉璽的仿制品,將其與玄鳥玉佩并排放置在城墻根部。兩者光芒交織,竟在墻面上投射出一道模糊的光影 —— 光影中顯現出一座隱藏的石門,石門上刻著秦代的 “龍脈符文”,與《萬世秘典》中記載的圖案完全吻合。“這里有隱藏的通道!” 他興奮地說道,“《萬世秘典》中提到,秦代在長城沿線修建了多處‘龍脈驛站’,用來監測龍脈走勢與守護長城,這道石門后面,很可能就是臨洮塞的龍脈驛站。”
眾人立刻展開清理,項羽凡與秦衛用工兵鏟小心挖開石門周圍的積土,黑虎則用撬棍嘗試撬動石門。隨著 “轟隆” 一聲輕響,石門緩緩向內打開,一股帶著潮濕氣息的冷風從通道內涌出,通道內壁鑲嵌著的秦代青銅燈盞,在玉佩光芒的照射下自動亮起,照亮了前方的路。
通道內狹窄而陡峭,只能容一人側身通過。眾人沿著通道緩緩下行,約走了百級臺階后,前方豁然開朗,出現一座約二十丈見方的地下石室 —— 這正是秦代的 “龍脈驛站”。石室中央矗立著一座青銅鑄就的 “龍脈監測儀”,儀器上刻著復雜的天文歷法與山川地圖,指針仍在微微晃動,似乎仍在監測著龍脈的走勢。
石室的墻壁上繪滿了壁畫,詳細記錄著秦代修建長城與守護龍脈的過程:工匠們遵循 “風水相地” 之法,沿著龍脈走向修建長城;驛卒們定期巡查長城,用 “龍脈監測儀” 記錄龍脈變化;一旦發現龍脈異動,就會通過驛站傳遞消息,及時采取措施加固長城。壁畫中還提到,秦代將 “龍魂石” 嵌入長城關鍵部位,用來增強龍脈的穩定性,防止外敵破壞。
“這些壁畫太重要了!” 楊教授激動地拍攝著壁畫,“它們不僅證明了秦代長城的軍事防御功能,還揭示了其‘龍脈守護’的文化內涵,徹底顛覆了我們對秦代長城的認知。”
巫清瑤則注意到石室角落一處隱蔽的石臺,石臺上擺放著一個青銅匣子,匣子上刻著巫蠱咒印與龍脈符文的結合體。“這是‘護脈蠱’的存放處,” 她仔細觀察著咒印,“《巫蠱秘錄》中記載,秦代用‘護脈蠱’守護龍脈驛站,這種蠱蟲能感知龍脈異動,一旦有外敵入侵,就會發出警報,同時還能修復輕微的龍脈損傷。”
諸葛家少主用玄鳥玉佩打開青銅匣子,里面裝著幾顆晶瑩剔透的蟲卵與一卷竹簡。竹簡上用秦隸記錄著 “護脈蠱” 的培育方法與使用禁忌,旁邊還附著一幅 “龍脈分布圖”,詳細標注了河西走廊段龍脈的關鍵節點與守護驛站的位置。“這張分布圖太珍貴了!” 他興奮地說道,“它為我們尋找長城沿線的其他龍脈驛站提供了重要線索。”
就在眾人專注于研究石室中的文物時,通道入口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眾人立刻警惕起來,項羽凡與秦衛擋在石室門口,握緊武器。只見十幾個身著黑袍的人影沖了進來,為首的是一個臉上帶著疤痕的男子,手中握著一根鑲嵌著黑色寶石的控蠱杖 —— 正是影組織的最后殘余勢力。
“沒想到你們竟然能找到龍脈驛站,” 疤痕男子冷笑一聲,“不過沒關系,等我拿到龍魂石與護脈蠱,就能控制河西的龍脈,讓整個西北陷入混亂,到時候,新的大秦帝國就會在混亂中崛起!”
“你瘋了!” 諸葛家少主臉色一變,“龍脈是中華文明的象征,不是你實現野心的工具!破壞龍脈會導致地質災害頻發,無數百姓會因此遭殃,你難道就不怕遭到天譴嗎?”
“天譴?” 疤痕男子哈哈大笑,“只要能重建大秦,犧牲再多也值得!” 說罷,他揮動控蠱杖,石室墻壁上的咒印忽然亮起,無數黑色的蠱蟲從墻壁的縫隙中鉆出,朝著眾人爬來。“這些是‘噬脈蠱’,專門用來破壞龍脈與吞噬活人的魂魄,今天就讓你們嘗嘗被蠱蟲啃噬的滋味!”
巫清瑤立刻掏出驅蟲蠱粉與護脈蠱蟲卵,將蟲卵放在掌心,念動巫蠱咒語。蟲卵瞬間孵化,綠色的護脈蠱飛出,與黑色的噬脈蠱纏斗在一起。“護脈蠱是噬脈蠱的天敵!” 她大喊道,“大家快用陽火符與玉佩光芒輔助,消滅噬脈蠱!”
諸葛家少主掏出陽火符,點燃后擲向蠱蟲群。金色的火焰瞬間吞噬了大片噬脈蠱,蠱蟲發出凄厲的慘叫,化為灰燼。項羽凡與秦衛則沖向影組織成員,劍氣與刀光交織,很快就斬殺了幾個黑袍人。黑虎更是勇猛,一拳砸在一個影組織成員的胸口,將其擊飛出去,撞在墻壁上昏死過去。
疤痕男子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舉起控蠱杖,指向青銅鑄就的龍脈監測儀:“既然你們不肯配合,那就一起毀滅吧!這石室的墻壁上,我早已埋下了‘爆蠱’,只要我念動咒語,整個龍脈驛站都會被炸成廢墟,臨洮塞的龍脈也會隨之斷裂,你們誰也別想活著出去!”
眾人臉色一變,沒想到疤痕男子竟然如此瘋狂。劉家老祖忽然開口:“你以為你真的能控制龍脈?《萬世秘典》中記載,龍脈是‘天人合一’的產物,絕非人力所能控制,你強行破壞龍脈,只會引火燒身,遭到龍脈的反噬!”
疤痕男子一愣,顯然有些猶豫。諸葛家少主抓住這個機會,掏出傳國玉璽的仿制品,將其與玄鳥玉佩、龍魂石(從墻壁中取出的一小塊)并排放置在龍脈監測儀上。三者光芒交織,監測儀上的指針飛速旋轉,石室墻壁上的龍脈符文忽然亮起,一道金色的光柱從監測儀中射出,擊中疤痕男子手中的控蠱杖。
控蠱杖瞬間被光柱融化,疤痕男子發出一聲慘叫,身上的咒印開始反噬,黑色的血液從七竅流出。“不!這不可能!” 他不甘地嘶吼著,身體漸漸化為一灘黑色的液體,消失在地面的縫隙中。
隨著疤痕男子的死亡,剩余的影組織成員紛紛投降,石室中的噬脈蠱也被護脈蠱徹底消滅。眾人松了口氣,開始清理石室中的文物。在清理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枚秦代的 “長城護脈都尉” 官印,以及大量的竹簡文書,詳細記錄著秦代驛卒巡查長城、監測龍脈的日常事務。
“這枚官印與竹簡文書,是秦代管理長城與守護龍脈的直接證據,” 墨教授小心翼翼地將官印收入錦盒,“它們證明秦代不僅建立了完善的長城防御體系,還設立了專門的官職與機構來管理龍脈,這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離開龍脈驛站前,諸葛家少主將龍魂石重新嵌入城墻根部,用護脈蠱加固了龍脈驛站的石門。他望著蜿蜒的秦長城,心中滿是感慨:“秦代長城不僅是一道軍事屏障,更是中華文明‘天人合一’理念的體現。它守護的不僅是中原大地,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與精神傳承。”
眾人沿著長城向東前行,夕陽將長城的輪廓染成金色。沿途的每一段城墻、每一座烽火臺,都在訴說著秦代工匠的智慧與驛卒的堅守。他們知道,這段長城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未來的指引 —— 它提醒著后人,要敬畏自然、守護文化,將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傳承下去。
接下來的日子里,眾人沿著秦長城河西段繼續探索,陸續發現了多處龍脈驛站與龍魂石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秦代文物。每一處發現,都讓他們對秦代歷史與中華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每一次探索,都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守護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文明的決心。
當他們站在秦長城與漢代長城的交匯處時,望著兩段跨越千年的城墻,心中滿是感慨。從秦到漢,從漢到今,長城始終是中華文明的象征,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瑰寶。而他們的絲路之行,不僅是一次考古探險,更是一次文化傳承之旅 —— 他們用腳步丈量歷史,用行動守護文明,讓千年的長城與絲路,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