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約
第一章雨露與白大褂的相遇
初夏的雨來得纏綿,淅淅瀝瀝地打在兒童醫院的玻璃窗上,將窗外的梧桐葉洗得發亮。林溪抱著一摞剛整理好的繪本,輕輕推開兒科病房的門,腳步放得極輕——病床上的小男孩剛做完化療,此刻正睡得安穩,眉頭卻依舊微微蹙著,像在做什么不安的夢。
“又來給小宇讀繪本了?”一個清冽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林溪回頭,撞進一雙沉靜的眼眸里。男人穿著白大褂,胸前的名牌上印著“周嶼兒科醫生”,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間一塊簡單的機械表,雨水打濕的發梢貼在額前,卻絲毫不減他身上的溫和氣質。
“他昨天說想聽《小雨滴的旅行》,”林溪舉起手中的繪本,指尖輕輕拂過封面,“我查了資料,說雨聲能讓孩子放松,就想著今天過來讀給他聽。”她是兒童繪本館的館長,也是教會的志愿者,每周都會來醫院給患病的孩子讀繪本,用故事為他們驅散病痛的陰霾。
周嶼點點頭,走到病床邊,輕輕為小宇掖了掖被角,動作輕柔得像是在呵護易碎的珍寶。“小宇的病情最近穩定了些,但化療反應還是很大,經常失眠。”他轉頭看向林溪,眼底帶著一絲贊許,“你帶來的繪本和故事,比安眠藥還管用。”
林溪被他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低頭翻開繪本,恰好看到扉頁上畫著一片細雨中的田野,突然想起《約伯記》里的句子:“他為雨露定命令,為雷電定道路。”她輕聲念了出來,聲音溫柔得像窗外的雨絲。
周嶼的眼神微微一動,隨即露出一抹淺淡的笑意:“沒想到你也熟悉《圣經》。我外婆生前總給我讀《約伯記》,她說‘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讓我無論遇到多難的病人,都要記得生命的可貴。”
那天的雨一直沒停,林溪在病房里給小宇讀完了繪本,周嶼就坐在一旁,靜靜地聽著。雨聲、故事聲、孩子均勻的呼吸聲,交織成一幅溫暖的畫面。林溪離開時,周嶼遞給她一把傘,傘柄上還殘留著他掌心的溫度:“雨還大,路上小心。下次來,可以提前告訴我,我幫你留著病房的門。”
林溪接過傘,看著他轉身走進病房的背影,心里突然泛起一陣莫名的悸動。她低頭看了看傘柄,又想起《約伯記》里“你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的句子,覺得這場帶著雨水的相遇,或許是上帝的安排——讓她在傳遞溫暖的路上,遇見一個同樣珍視生命與慈愛的人。
第二章病痛與生命的叩問
接下來的日子里,林溪成了醫院的常客。她不僅給小宇讀繪本,還會給其他病房的孩子帶來故事,有時是《小熊的勇氣》,有時是《星星的約定》,每個故事里,都藏著對生命的熱愛與對美好的向往。周嶼只要有空,就會過來陪孩子們一起聽,偶爾還會補充幾句醫學小知識,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解釋病痛是什么,讓他們不再害怕。
這天,林溪帶著一本新繪本《虛空里的大地》來到醫院。繪本里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在夢里跟著雨滴旅行,看到上帝將大地懸在虛空,將北極鋪在空中,最后明白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有上帝的守護。她剛在病房里坐下,就看到周嶼眉頭緊鎖地走了進來,臉色比平時嚴肅了許多。
“小宇的檢查結果不太好,”周嶼坐在病床邊,聲音低沉,“癌細胞有擴散的跡象,接下來的治療會更辛苦。”他頓了頓,看向林溪,“我剛才在辦公室里,突然想起外婆說的‘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可有時候我還是會懷疑,為什么要讓這么小的孩子承受這些?”
林溪沉默了片刻,翻開繪本,指著里面“上帝將大地懸在虛空”的插畫:“你看,大地明明懸在虛空,卻能安穩存在,是因為有上帝的托舉。就像《約伯記》里說的‘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我們看不到上帝的手,卻能感受到他的守護。小宇雖然在承受病痛,但他每次聽故事時眼里的光,不就是上帝賜下的勇氣嗎?”
她走到周嶼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還記得‘藉他的靈使天有妝飾;他的手刺殺快蛇’嗎?病痛就像快蛇,但上帝的靈會妝飾我們的生命,他的手也會幫助我們戰勝苦難。你作為醫生,已經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守護小宇的生命,這就是上帝賦予你的使命。”
周嶼看著繪本上的插畫,又看了看林溪真誠的眼睛,心里的迷茫漸漸散去。他想起自己當初選擇當兒科醫生的初心——不是為了治愈所有疾病,是為了用自己的專業,陪孩子們一起對抗病痛,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光。而林溪,就像那束光,用故事和信仰,照亮了他和孩子們前行的路。
那天下午,林溪和周嶼一起給小宇讀《虛空里的大地》。當讀到“上帝的手會守護每一個生命”時,小宇突然睜開眼睛,虛弱地說:“姐姐,醫生哥哥,我不怕化療了,因為上帝會保護我,對不對?”
林溪和周嶼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感動。周嶼握住小宇的手,輕聲說:“對,上帝會保護你,我們也會陪著你。”
第三章呼吸與慈愛的回響
在林溪和周嶼的陪伴下,小宇漸漸變得開朗起來。他不再害怕化療,每次治療結束后,都會拉著林溪和周嶼,讓他們繼續讀繪本,還會自己編一些關于“上帝和小雨滴”的故事,講給病房里的其他孩子聽。
然而,命運還是沒能留住這個可愛的孩子。深秋的一天,小宇在睡夢中安詳地離開了。彌留之際,他緊緊握著林溪和周嶼的手,輕聲說:“姐姐,醫生哥哥,我要去見上帝了,他會給我講故事嗎?”
林溪的眼淚止不住地流,卻還是強忍著悲傷,笑著說:“會的,上帝會給你講最好聽的故事,還會讓小雨滴陪你旅行。”
周嶼看著小宇漸漸失去溫度的手,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悶得發慌。他想起小宇第一次聽繪本時的好奇,想起他編故事時的認真,想起他說“不怕化療”時的勇敢,突然覺得生命既脆弱又堅韌——就像《約伯記》里說的“我的生命尚在我里面,神所賜呼吸之氣仍在我的鼻孔內”,哪怕只有短暫的呼吸,也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小宇的葬禮過后,林溪和周嶼一起整理他的遺物。在一個小小的筆記本里,他們發現了小宇畫的畫:畫面上,上帝的手托著一片大地,大地上有雨滴在跳舞,還有兩個小小的身影,一個拿著繪本,一個穿著白大褂,那是他畫的林溪和周嶼。筆記本的最后一頁,寫著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謝謝姐姐和哥哥,你們讓我知道,生命里有慈愛和守護。”
周嶼握緊筆記本,轉頭看向林溪,眼底滿是溫柔:“小宇雖然離開了,但他留下了這么多美好。就像‘你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上帝不僅賜給我們生命,還讓我們在彼此的生命里,傳遞慈愛。”
林溪點點頭,擦干眼淚:“我們可以把小宇的畫和故事,做成一本新的繪本,給更多患病的孩子看,讓他們知道,無論遇到什么,都有慈愛和守護相伴。”
接下來的幾個月,林溪和周嶼一起創作繪本《小宇的星空》。林溪負責畫畫和寫故事,周嶼負責補充醫學知識和生命教育的內容,他們把小宇的故事、《約伯記》里的經文,都融入繪本里,希望能給更多孩子帶來勇氣和希望。
繪本出版那天,他們帶著繪本去了兒童醫院,給病房里的孩子讀。當讀到“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時,一個小女孩抬起頭,對林溪說:“姐姐,我知道,上帝在保護我們,對不對?”
林溪和周嶼相視一笑,眼里都含著淚光。他們知道,小宇的生命沒有消失,而是化作了愛的種子,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發芽,這就是生命與慈愛的回響。
第四章繁衍與永恒的生命之約
一年后的春天,林溪和周嶼在教堂舉行了婚禮。教堂里擺滿了白色的百合,陽光透過彩色的玻璃窗,落在新人身上,溫暖而神圣。周嶼穿著筆挺的西裝,手里拿著一本《小宇的星空》繪本,林溪穿著潔白的婚紗,手里捧著一束用滿天星和白玫瑰組成的花束,象征著生命與守護。
“林溪,”周嶼握著林溪的手,聲音溫柔而堅定,“第一次見你時,你在病房里給孩子讀繪本,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陽光還明亮。后來我才知道,那是上帝賜給你的慈愛,是對生命的珍視。《約伯記》說‘你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上帝讓我們相遇,讓我們一起傳遞生命的美好,這是他給我們最美的禮物。”
他翻開《小宇的星空》,指著里面“上帝將大地懸在虛空”的插畫:“我想和你一起,繼續守護生命,繼續傳遞慈愛。我們會有孩子,會教他們認識上帝的創造,教他們珍惜生命,教他們用愛溫暖身邊的人。人類繁衍的意義,不只是生命的延續,是讓這份由上帝賜下的生命與慈愛,一代又一代,永遠傳承下去。”
林溪看著周嶼真摯的眼睛,淚水不自覺地流了下來。她伸出手,緊緊握住周嶼的手:“我愿意。我想和你一起,在繪本里書寫美好,在病房里守護生命,在歲月里傳遞慈愛。我們的孩子會知道,他們的爸爸媽媽,是因為對生命的熱愛相遇,是因為上帝的慈愛相守,他們也會成為愛的傳遞者,讓生命的美好永遠延續。”
婚后的日子里,林溪和周嶼依然保持著對孩子的熱愛。他們繼續創作兒童繪本,定期去醫院做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每一個珍貴的生命。幾年后,他們有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男孩叫周沐溪,女孩叫周念宇,“沐溪”是沐浴著溪水般的慈愛,“念宇”是紀念小宇,紀念那段關于生命與守護的時光。
每個周末,林溪和周嶼都會帶著孩子去繪本館,給其他小朋友讀繪本,教他們認識《約伯記》里的經文,告訴他們“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生命是上帝的恩賜,要珍惜,要感恩。
有一天,小念宇拿著《小宇的星空》繪本,對林溪說:“媽媽,小宇哥哥好勇敢,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樣,用愛溫暖別人。”
林溪抱起女兒,周嶼摟住他們,一家人看著窗外的陽光,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知道,上帝賜下生命與慈愛,讓他們在彼此的生命里相遇、相守,而他們,會帶著這份恩典,將生命的美好與慈愛的信仰,傳遞給孩子,傳遞給更多的人,讓這份由上帝見證的生命之約,永遠延續,直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