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會結繩的月光與纏繞的年輪
秋分過后,梧桐巷的月光總帶著股清冽的涼。張奶奶夜里總愛坐在院中的竹椅上,看月光透過老槐樹的枝椏,在地上織出細碎的網。這天夜里,她忽然發現月光落在槐樹干上時,竟凝成了銀白色的絲線,像誰在悄悄紡線,順著樹干往下淌,在樹根處繞成個小小的結。
“阿梨,你看那是什么?”張奶奶指著樹干,聲音帶著點發顫的驚奇。
阿梨舉著鉛筆走過去,根須剛觸到月光絲線,絲線就像有了生命似的,順著根須往上爬,在筆桿上繞了三圈,結成個菱形的結——那是明遠先生信里畫過的“同心結”,他說“這樣就能把兩個人的心拴在一起”。
更奇的是,隨著繩結增多,槐樹干上的年輪竟開始轉動,一圈圈往外擴,露出里面藏著的紋路——不是普通的年輪,而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湊近看,竟是明遠先生的筆跡:“1959年,阿月說月光能結冰,我在高雄的海邊等了一夜,果然看見浪尖結了層薄冰,像她的眼淚”“1973年,臺風把茉莉藤刮斷了,我照著記憶里的樣子重栽了棵,開花時總覺得她在身邊”“1998年,明軒說奶奶的白發像槐花,我對著鏡子數自己的白發,原來我們都老了”……
“他把話藏在樹里了。”張奶奶的手指撫過轉動的年輪,每碰到一個字,年輪就亮一下,像在回應她的觸摸。月光絲線越織越密,在她和槐樹之間搭成座小小的橋,橋上落滿了槐花,踩上去軟綿綿的,像踩在云里。
阿梨跟著張奶奶走上月光橋,剛到橋中間,就看見橋面上浮現出件熟悉的物件——是明遠先生的帆布包,包口敞開著,里面露出半塊玉佩,正是那對并蒂蓮的另一半。張奶奶把自己的半塊遞過去,兩塊玉佩在月光下相碰,發出“叮”的輕響,竟化作兩只銀色的蝴蝶,繞著槐樹飛了三圈,鉆進年輪里不見了。
“這是……”
“是咱的念想化成的。”張奶奶望著蝴蝶消失的地方,年輪轉動得更快了,露出最中心的一行字,刻得極深:“月繩繞樹三圈,我便歸來。”
話音剛落,月光絲線突然收緊,在槐樹上繞了三圈,每圈都結著個同心結。樹洞里傳來“咔嗒”一聲,阿梨伸手摸出個小木盒,里面裝著團褪色的紅繩,正是張奶奶年輕時扎辮子用的那種,繩頭纏著片槐花瓣,花瓣上的紋路與年輪的紋路嚴絲合縫。
“他總說紅繩能系住時光。”張奶奶把紅繩纏在手腕上,月光絲線立刻纏了上來,與紅繩融為一體,在她手腕上形成個淡淡的銀環,“你看,它認主呢。”
夜里,阿梨夢見那兩只銀蝴蝶從年輪里飛出來,一只停在張奶奶的銀發上,一只停在明遠先生的素描本上,翅膀扇動時,落下的磷粉在空中拼出“團圓”兩個字。醒來時,她發現鉛筆的根須上纏著根月光絲線,絲線末端系著顆小小的槐花蕊,在晨光里閃著光。
張奶奶的銀環在白天會隱去,到了夜里就重新亮起,像條永遠解不開的繩。她知道,明遠先生沒有走遠,他化作了月光的一部分,化作了槐樹的年輪,化作了手腕上的銀環,用最玄幻的方式陪著她,讓每一個有月光的夜晚,都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