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會引路的星子與重疊的影子
深秋的夜空格外清澈,梧桐巷的老槐樹梢總纏著顆亮星,比別的星星都近,像懸在枝椏上的燈籠。張奶奶坐在院里的藤椅上,看著那顆星,忽然發現星子的光落在地上,竟凝成了條銀色的細線,順著線往巷口走,盡頭是明遠先生的修鐘鋪。
“阿梨,拿紙筆來。”張奶奶的聲音帶著點發顫的興奮,指尖剛觸到銀線,星子突然閃了三下,線的盡頭浮現出個模糊的影子,正坐在修鐘鋪的工作臺前,手里拿著小錘,對著只銅鳥敲打,側臉的輪廓在星光下格外清晰。
“是他在修銅鳥!”阿梨舉著鉛筆跑過來,根須剛碰到銀線,影子突然動了動,舉起手里的銅鳥,對著張奶奶的方向晃了晃,鳥喙上還沾著點銅屑,像剛打磨過。
張奶奶鋪開紙,星子的光突然變濃,在紙上畫出修鐘鋪的全貌:工作臺的抽屜半開著,露出里面的銅絲和小錘;墻上掛著的鐘面,指針停在三點十七分;窗臺上擺著個粗瓷碗,碗底還留著點茶漬,正是1955年明遠先生常用的那只。
“這是他走前的樣子。”張奶奶的手指撫過紙上的鐘面,“他總說‘修鐘要用心,就像等人要耐心’,你看這鐘擺,還在紙上輕輕晃呢。”
銀線突然往工作臺的抽屜里鉆,影子拉開抽屜,從里面拿出個小木盒,打開后,里面是疊得整整齊齊的信紙,最上面那張寫著“阿月親啟”,字跡被星光映得發亮,像要從紙上浮起來。
“是未寄的信!”張奶奶的眼淚滴在紙上,暈開了墨跡,卻讓信里的字更清晰了:“今天修鐘時,發現齒輪上卡著根紅繩,像你辮梢的那根。突然想,要是鐘能倒轉就好了,倒回1955年的春天,我就不送你那只銅鳥了,送你只不會飛的,這樣你就不會總望著鐘樓發呆。”
影子把信紙放回木盒,突然轉身往鋪外走,銀線跟著延伸,穿過巷口的老槐樹,停在共生樹下。影子蹲下身,對著樹根說了些什么,星光突然聚成個小小的光球,鉆進樹根里,共生樹的枝葉竟在夜里輕輕搖晃,落下幾片葉子,葉面上用星光寫著“等你”兩個字。
“他在跟樹說話呢。”張奶奶把葉片撿起來,星光的字跡在掌心慢慢發燙,“說‘樹啊,替我多照看她,等花開了,就喊她來看看’。”
星子的光漸漸淡了,銀線慢慢隱去,影子卻沒有消失,而是走到張奶奶的藤椅旁,像要坐下似的,地上的兩個影子在星光下慢慢重疊,分不清哪半是張奶奶的白發,哪半是明遠先生的中山裝衣角。
“明遠,”張奶奶輕聲說,“星子的光真亮,比高雄的燈塔還亮。”
地上的影子輕輕晃了晃,像在應“嗯”。
第二天清晨,阿梨在修鐘鋪的抽屜里找到個小木盒,里面果然有疊未寄的信,信里的字跡和星光畫的一模一樣。張奶奶把信和共生樹的葉片放在一起,星子的光透過窗欞照進來,在信紙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無數只眨眼的星子。
她知道,這會引路的星子、重疊的影子,都是明遠先生藏在夜空里的念想,用星光作線,把修鐘鋪的時光、未寄的信、還有那句沒說出口的“我想你”,都縫進了秋夜的風里,讓每個抬頭望星的時刻,都能看見他從未離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