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城的風,帶著一股鐵銹和濕泥的味道。
城墻上,新換的共和國赤旗被吹得獵獵作響,顏色卻像是被這鉛灰色的天浸泡過,透著一股洗不掉的沉郁。
城下,是綿延的營帳,八萬殘兵,像一群被驟雨打濕了翅膀的鳥,蜷縮在這座孤城里,舔舐著傷口,也等待著宿命。
蕭逸塵的大軍就在三十里外,像一頭打飽了嗝、趴伏在暗處的巨獸,隨時會再次張開血口。
中軍帳內,氣氛比城外的天氣還要壓抑。
一眾將領或坐或立,身上還帶著戰場的硝煙氣,鎧甲的邊角磕碰得傷痕累累。
沒人說話。炭盆里的火明明燒得很旺,卻驅不散帳內那股子深入骨髓的寒意。
第三軍軍長梁峰跪在帳中央,這個前幾日還意氣風發的男人,此刻像一灘爛泥。
他的頭盔放在一邊,頭發散亂,額頭緊緊貼著冰冷的地面,寬厚的肩膀在不住地顫抖。
輸了。
輸得一敗涂地。
兩萬一千人,一個時辰,灰飛煙滅。連同那三千桿足以改變戰局的莫辛納甘步槍,都成了蕭逸塵的戰利品。
第一軍軍長李世忠坐在角落里,雙手拄著膝蓋,腰桿挺得筆直,像一尊鐵塔。
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目光死死盯著沙盤上,代表著陽州的那一點,眼神如鷹。
帳簾被一只素白的手掀開。
一個身影走了進來。
帳內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這一刻停滯了。
沐瑤。
她沒有穿那身象征議長權力的深色直裰,因為她現在已經不是議長了,她只穿了一身最尋常的黑色勁裝,外面罩著一件風塵仆仆的斗篷。
長發用一根布帶簡單束在腦后,那張過分美麗的臉上,看不見絲毫脂粉,也看不見絲毫情緒。
她像是剛從一場漫長的、艱苦的跋涉中走來,眉宇間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疲憊,可那雙眼睛,卻亮得像淬了寒冰的刀。
她的目光沒有在任何人身上停留,徑直走向那巨大的沙盤。
帳內的將領們,下意識地挺直了脊背。就連跪在那里的梁峰,也僵住了,不敢再抖。
“蕭逸塵的先鋒,到哪了?”
她開口,聲音不大,有些沙啞,像是被晏城的風沙磨礪過。
李世忠站起身,沉聲回道:“回議長,敵軍斥候已出現在城外十里。其主力大營,駐扎在晏城東南三十里,與陽州互為犄角,呈鉗形之勢?!?/p>
沐瑤點了點頭。
她的手指,在沙盤上輕輕劃過。從陽州,到晏城,再到更北方的京畿。那根纖細的手指,像是在丈量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
“兩萬一千人?!?/p>
她拿起一枚代表著第三軍的紅色小旗,旗桿上還刻著梁峰的名字。
她沒有看梁峰,只是看著那面小旗,語氣平淡得像在說一件別人的事。
“三千桿槍?!?/p>
她將那枚小旗,緩緩地,放在了沙盤之外的桌案上。
一個被放逐的符號。
梁峰的身體猛地一顫,終于抬起頭,臉上滿是鼻涕和眼淚,聲音嘶啞:“議長!末將……末將有罪!末將只是想……想為共和國先下一城,挫敵銳氣!末將沒想到,蕭逸塵他……”
“你沒想到?”沐瑤終于將視線轉向他,那平靜的眼神里,第一次透出一絲冰冷的嘲意:“你是沒想到蕭逸塵有三十萬大軍,還是沒想到平原野戰,步卒沖不動重騎的陣?”
“兵書第一頁寫的東西,你沒想到?”
梁峰被問得啞口無言,嘴唇哆嗦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旁邊一位與梁峰私交甚篤的師長忍不住站了出來,躬身道:“議長,梁軍長他……他也是求勝心切。陽州之敗,我等皆有責任,還請議長……從輕發落,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戴罪立功?”沐瑤重復了一遍這四個字,像是在品嘗什么荒謬的笑話。
她環視一圈,看著那些或低頭,或眼神躲閃,或同樣面帶祈求的將領們。
“誰給他機會?那戰死的兩萬一多弟兄,誰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
她的聲音陡然拔高,像一記冰冷的耳光,扇在每個人的臉上。
“你們都是領兵的將軍,應該比我更清楚,軍法是什么!”
“梁峰,好大喜功,冒失突進,致使大軍慘敗,折損兩萬將士,丟失軍械重地。按共和**法,該當何罪?”
無人應答。
帳內,死一般的寂靜。
梁峰像是被抽走了最后一絲力氣,癱軟在地,嘴里發出嗬嗬的、如同困獸般的哀鳴。
“議長饒命!議長!末將再也不敢了!末將愿為前驅,死在戰場上!求議長饒我一命……”
沐瑤沒有理會他的哭嚎,她的目光,落在了沉默的李世忠身上。
“李軍長,你來說。”
李世忠抬起眼,迎上沐瑤的視線。那雙渾濁卻銳利的眼睛里,閃過一絲掙扎,最終,化為一片沉鐵般的決然。
他站得更直了,抱拳,躬身,每一個動作都像是用尺子量過。
“按律,當斬。”
三個字,從他嘴里吐出來,像是三顆砸在地上的鐵釘。
帳內響起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
幾個將領臉色煞白,難以置信地看著李世忠。
他們沒想到,這個素來以治軍嚴明、體恤下屬著稱的老將,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梁峰的哭嚎聲也戛然而止,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李世忠,像是看著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沐瑤的臉上,依舊沒有任何表情。
她只是看著那些臉色各異的將領,聲音重新恢復了那種不帶溫度的平靜。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p>
“今日,我若因你們一句‘袍澤之情’饒了他,明日,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梁峰,拿著更多弟兄的命,去換他自己的功名。”
“我共和國的軍隊,不是前朝的私兵,沒有那么多的人情可講。在這里,軍法,大于一切?!?/p>
她的目光像刀子一樣,從每個人臉上刮過。
“你們不忍心,我來?!?/p>
“你們不敢殺,我殺?!?/p>
“這個惡人,我沐瑤來當?!?/p>
說完,她不再看任何人,轉身,對著帳外候命的龐萬里,下達了命令。
“梁峰,拖出去。”
“午時三刻,城樓下,斬首示眾?!?/p>
“傳令全軍,三軍將士,皆須觀刑?!?/p>
龐萬里沒有一絲猶豫,抱拳領命:“遵命!”
兩個如狼似虎的鬼面親兵走了進來,一左一右,架起已經徹底癱軟的梁峰,像拖一條死狗一樣,將他拖了出去。
梁峰的哀嚎和咒罵聲,從帳外傳來,越來越遠,最后,被風吹散。
帳內,落針可聞。
剩下的將領們,一個個臉色慘白,冷汗順著額角滑落,浸濕了衣領。
他們看著那個站在沙盤前,身形纖細,背影卻如山巒般沉重的女人,一股源自靈魂深處的寒意,扼住了他們的咽喉。
他們終于明白,這位年輕的議長,不僅僅是會用那些神鬼莫測的火器。
她手里的刀,更利。
她的心,比鐵還硬。
……
午時三刻。
晏城北門外,黑壓壓地站滿了人。
八萬將士,以軍為單位,結成一個個沉默的方陣,從城門一直延伸到遠處的曠野。
風更大了,卷起地上的沙塵,迷得人睜不開眼。
高臺之上,梁峰被五花大綁地按跪在那里。
他身上的將軍鎧甲已被剝去,只剩下一件單薄的囚衣。
曾經不可一世的方面大漢,此刻抖得像風中的一片落葉。
臺下,數萬雙眼睛,安靜地看著他。
沒有交頭接耳,沒有竊竊私語。
只有一片壓抑到極致的沉默。
沐瑤就站在城樓之上,憑欄而立。
她的黑色斗篷在風中翻飛,像一面招展的玄色大旗。
她看著臺下那一張張年輕或滄桑的臉,看著他們眼中或麻木、或恐懼、或困惑的神情。
她知道,這一刀下去,斬斷的,不僅僅是梁峰的脖子。
更是斬斷了這支軍隊從前朝繼承下來的,那種以人情、派系、山頭為紐帶的舊習。
她要用梁峰的血,為這支全新的軍隊,澆筑出第一塊基石。
這塊基石的名字,叫紀律。
“時辰到——”
監斬官一聲悠長的嘶吼。
手起,刀落。
血光迸濺。
一顆大好頭顱,滾落在塵埃里。
人群中,發出一陣細微的、被壓抑的騷動,但很快,又歸于死寂。
城樓上,沐瑤憑欄而立。
她沒有看那血腥的刑場,目光越過下方黑壓壓的人群,投向更遠處的地平線。
那里,是蕭逸塵三十萬大軍的方向。
她的黑色斗篷在風中翻飛,像一只孤絕的玄鳥,展開了翅膀。
許久,她收回目光,視線緩緩垂落,掃過下方那一張張因寒冷、恐懼和迷茫而顯得僵硬的臉。
她開了口。
聲音不大,甚至帶著一絲長途跋涉后的沙啞,卻像一根針,精準地刺破了這片凝固的死寂。
“議會,免了我的議長之位?!?/p>
沒有鋪墊,沒有解釋,平鋪直敘,像是在說一件別人的事。
人群中,響起一陣極細微的、被強行壓抑的騷動。
像是一片平靜的冰面,被人投下了一顆石子,裂開了無數看不見的縫隙。
免了?
那個帶領他們推翻大周,建立共和國,高高在上的議長,就這么……被免了?
李世忠站在第一軍的方陣前列,那張如鐵鑄的臉上,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縮了一下。
他身后的將領們,臉上更是掩不住的震驚與錯愕。
沐瑤將所有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她抬起手,解下了衣領上一枚代表著議會最高權力的、小巧的銀質齒輪徽章。
她沒有扔掉,只是平靜地將它放進袖中。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
“這就是共和國?!彼^續說道,聲音依舊平淡,卻多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它不是我沐瑤一個人的,也不是京城里哪位大人的。”
“它是你們的。是每一個站在這里的士兵,是京畿內外,千千萬萬個剛剛才懂得站直了身子走路的百姓的?!?/p>
“民意讓我當議長,我便當。議會覺得我不合適,罷免我,我也接受。我相信,接替我的新議長,會比我做得更好?!?/p>
她的話,有理有據,甚至帶著一種令人費解的坦然。
仿佛被剝奪最高權力,于她而言,并非羞辱,而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下方,那些原本因恐懼而繃緊的神經,稍稍松弛了一些。
困惑,取代了純粹的恐懼。
他們聽不懂太深的大道理,但他們聽懂了一件事——這位傳說中權傾朝野的女人,并非不可動搖。
她也會被“罷免”,也會“下臺”。
這讓他們覺得,她離他們,似乎近了一些。
沐瑤的目光,在人群中逡巡,最后,落在了李世忠的身上。
“當然,議會也沒有讓我閑著。他們給了我一個新的職位。”
她頓了頓,任憑那股懸而未決的寂靜發酵。
風,更大了。
“從今日起,我,沐瑤,任自由民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p>
總司令。
這三個字,沒有議長那么尊貴,卻比議長多了三分金戈鐵馬的殺伐之氣。
“這個職位,同樣是議會任命的。”沐瑤的聲音冷了下來,像被晏城的風淬過:“你們若覺得,我沐瑤不配坐這個位置,覺得我只會紙上談兵,帶著你們去送死。也行。”
“寫信給議會,聯名上書,罷免我。我沐瑤,全都接著?!?/p>
她往前走了一步,雙手按在冰冷的城磚上,身子微微前傾。
這個動作,讓她與下方數萬將士的距離,瞬間拉近。
一股無形的壓迫感,籠罩全場。
“但是!”
她陡然拔高的聲音,如同一記重錘,砸在每個人的心口。
“在我被罷免之前,在我還坐在這個位子上的每一天,我的任務,只有一個——”
“打仗。”
“挽回敗局,穩住防線,把蕭逸塵和他身后那些朝和人,擋在淮水以南!”
“所以,我需要你們,好好聽令。我說進,你們便進,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我說退,你們便退,哪怕身后是金山銀山?!?/p>
“我的每一個命令,都必須被不折不扣地執行?!?/p>
她的目光,像刀子一樣,緩緩掃過一張張仰起的臉。
“我沐瑤,生性不喜殺生。”
她的話音,輕得像一聲嘆息,卻讓每個人都想起了地上那顆死不瞑目的頭顱。
“但軍法,無情。”
“今日,梁峰的下場,你們都看見了。”她抬手指了指刑場:“違令者,這就是榜樣?!?/p>
“沐瑤有情,軍法無情。”
說完,她不再言語。
只是那么靜靜地站著,看著下方那片沉默的、由八萬個活生生的人組成的海洋。
她在等。
等一個回應。
時間,在這一刻,仿佛被拉長了。
只有風聲,和旗幟的撲簌聲。
不知過了多久。
第一軍的方陣里,李世忠,這個年近半百、一生戎馬的老將,緩緩抬起了右臂,握拳,然后,用盡全身力氣,狠狠砸在自己胸前的鐵甲上。
“哐——!”
一聲沉悶、厚重的巨響。
像是一聲承諾,又像是一聲宣誓。
他身后的將領們,先是一愣,隨即,像是被這聲響驚醒,也紛紛效仿。
“哐!哐!哐!”
聲音,從一點,蔓延成一片。
第二軍、第四軍、第五軍……殘存的第三軍……
起初,聲音還很雜亂。
但很快,那成千上萬次的捶甲聲,匯成了一個節拍,一個聲音。
“哐——!”
“哐——!”
“哐——!”
山呼海嘯。
地動山搖。
那聲音里,沒有狂熱的歡呼,沒有激昂的吶喊。
只有一種被逼到絕境后,破釜沉舟的決然。
一種將性命與前途,交付于一人的,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覺悟。
他們用這種最古老、最質樸的方式,回應了她的演講。
承認了她的地位。
接受了她的軍法。
沐瑤看著下方那片起伏的、鋼鐵的叢林,聽著那震耳欲聾的捶甲聲,一直緊繃的臉上,終于有了一絲松動。
她知道,從這一刻起,這支軍隊,才真正姓“沐”。
她轉過身,對身后的侍衛說道:“傳令全軍,收斂梁峰尸首,以士卒之禮,葬于城外。再傳令伙房,今日全軍,加餐,有肉有酒?!?/p>
侍衛抱拳:“遵命。”
他看著沐瑤的側臉,那雙古井無波的眸子里,第一次,有了一絲真正意義上的敬畏。
殺人,立威,收心。
一氣呵成。
這個女人的手段,比他想象的,還要狠,還要高明。
沐瑤沒有再看城外的景象,轉身向城樓下走去。
“李世忠,還有各軍師長以上將領,半個時辰后,中軍帳議事?!?/p>
她的聲音,被淹沒在山呼海嘯般的捶甲聲中,卻清晰地,傳到了該聽見的人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