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帶著劉策及幾名隨從趕到京城已是深夜。守城的軍士見是孫承宗,不敢怠慢,一路放行。進了宮,碰到當值太監馮允生,剛要開口,馮允生先道:“今兒個已經來了好幾批,皇上心煩著呢。老大人待會兒說話可要小心些。”孫承宗謝過。等通報完畢,皇帝傳見,孫承宗剛行過禮,皇帝便道:“老大人深夜見朕可有急事?若是為了袁崇煥,那就不必說了。”
孫承宗歷仕三朝,這點應變能力還是有的,馬上改口道:“臣非為袁崇煥而來,臣為大明社稷而來。”
皇帝道:“老大人忠心社稷盡人皆知,有何事就請直言。”
孫承宗道:“后金大軍兵臨城下,請問陛下將用何人御敵?”
皇帝被問住,想了半天道:“左都督滿桂可堪重任。”
“臣聞滿桂德勝門外戰皇太極一觸即潰,不知陛下何以認為滿桂可堪重任?”
皇帝一時語塞,連說好幾個“這”字。
孫承宗繼續道:“臣觀滿朝文武,能敵皇太極者唯有袁崇煥,不知老臣說的然否?”
皇帝道:“老大人有所不知,袁崇煥通敵,引虜入塞。”
“袁崇煥身為朝廷重臣,手握重兵,又蒙皇上器重,通敵所為何事?”
“朕催他進兵,他屢屢托辭,逗留不前,顯是有詐。”
“兵法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今后金大軍十萬之眾,袁崇煥只有兩萬余人,兵少不能攻,以守待機,合乎兵法,并無過失。何人言其逗留,請陛下讓此人出戰,若能勝之,臣愿與袁崇煥同罪。”孫承宗說得有理有節。
皇帝已知理虧,又不好承認,只好默然不做聲。
孫承宗見狀,叩拜道:“今事有急,朝中不可失良將,請陛下明察秋毫,還袁崇煥一個清白。”
皇帝強辯道:“事情還沒查明白,遽縱之無法服眾。”
孫承宗道:“那就請陛下允許老臣前往山海關先召還祖大壽。”
皇帝松了一口氣:“甚好,有勞老大人。”
等孫承宗謝恩退下,皇帝朝后喚道:“愛卿出來吧。”周延儒從簾子后走出來。
“剛才的話你也聽到了,沒了袁崇煥,確實無人可擋皇太極。”皇帝道。
“皇上忘了?您常說兵部侍郎梁廷棟有韜略,滿桂武勇過人。今可讓二人分領文武經略銜,一文一武,節制三軍,足可抵擋皇太極。”周延儒巧言令色道。
皇帝點點頭:“不錯,只是……”
見皇帝還有些猶豫,周延儒進一步道:“前些日子庶吉士劉之綸、金聲推薦了一名叫申甫的奇士,善兵法,能造戰車,飛沙走石。可令其招募勇士,從旁輔翼,以保萬全。”
皇帝這才放心道:“不錯,卿言之有理,就照你說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