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鎮長家抓藥的下人離去后,院落內陷入一種微妙的寂靜。藥已開出,但結果如何,尚需時間驗證。這份等待,對于孫家是焦灼,對于陳實,則是一次對自身判斷的檢驗,更是觀察與學習的間隙。
王執事并未多言,只是示意劉濟民老先生一同坐下,品著主家奉上的粗茶,看似閉目養神,實則氣息悠長,是在運轉玄功。陳實知道,這是師父在借機調息,也是為他坐鎮。
陳實沒有浪費這段時間。他借著請教的名義,與劉濟民老先生細細交談起來。他不再局限于孫鎮長孫子的病例,而是將話題引向了金堆鎮常見的地方病、時令病,以及本地藥材的產出與使用習慣。劉老先生見這位年輕的“陳先生”態度謙和,求知若渴,并非恃才傲物之輩,心中好感大增,也樂得將自己數十年的經驗娓娓道來。
從劉老先生的描述中,陳實了解到金堆鎮因靠近山區,濕氣較重,夏秋之交多發瘧痢(瘧疾、痢疾),冬季則多風寒濕痹。鎮上最大的藥鋪“濟世堂”背后東家亦是本地鄉紳,與孫鎮長關系匪淺。這些看似瑣碎的信息,被他一一記在心中,如同拼圖,逐漸勾勒出金堆鎮醫藥領域的潛在規則與人情網絡。
約莫一個時辰后,內室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接著是丫鬟略帶驚喜的低呼:“小少爺醒了!要水喝!”
孫鎮長霍然起身,臉上瞬間被狂喜與緊張充斥,幾乎是小跑著沖進了內室。劉濟民也立刻跟上,臉上滿是期盼與求證的神色。
王執事這才緩緩睜開眼,對陳實微微頷首。兩人也隨后步入內室。
只見床榻上的孩童已然睜開了眼睛,雖然眼神依舊有些迷茫虛弱,高熱帶來的潮紅也未完全褪去,但那種死氣沉沉的昏睡狀態已然打破。他小口地喝著丫鬟喂的溫水,喉嚨里發出細微的吞咽聲。
“熱……好像退了些……”孫鎮長小心翼翼地用手背探了探孫兒的額頭,聲音帶著顫抖的喜悅。
劉濟民上前仔細診脈,片刻后,臉上露出由衷的嘆服之色:“妙!王仙長此方果然妙極!脈象雖仍細數,但那滯澀之感已去大半,浮越之象亦有所收斂!痰熱得化,風陽漸熄,神魄歸位……此子,已無大礙矣!后續只需清淡飲食,按時服藥,精心調養便可!”
此言一出,孫鎮長最后的擔憂徹底放下,他轉身對著王執事和陳實,竟是拜了下去:“仙長與先生活命之恩,孫家沒齒難忘!日后但有所需,金堆鎮孫家,必傾力以報!”
王執事坦然受了他一禮,淡然道:“醫者本分,鎮長不必如此。孩子既已無事,貧道與劣徒還需準備明日的義診。”
“是是是!仙長與先生勞頓,請先好生歇息!義診一應事務,守業定會安排妥當,絕不敢勞煩仙長費心!”孫鎮長連忙應承,態度比之前更為恭敬,甚至帶上了一絲敬畏。
人前顯圣,于無聲處聽驚雷。?陳實并未多言,只是謙遜地站在王執事身后,但他知道,經此一事,他在金堆鎮的地位已然不同。這并非他刻意追求,而是實力與時機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結果。孫家的感恩,劉濟民的敬佩,都將轉化為他在此地行事的便利與潛在的助力。
回到安排的廂房,陳實并未立刻休息。日間救治產婦、嬰孩的精神損耗,以及方才診斷時的全神貫注,讓他感到一種深層次的疲憊,但丹田之內,那縷因服用培元丹而變得更具生機的內息,卻似乎更加活潑。
他盤膝坐于榻上,沒有立刻開始傳統的打坐行功。而是回想起自己關于“被動修煉”的設想。“將主動的引導,轉化為身體本能般的常態……”?這個念頭如同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他知道這絕非易事。這要求他對自身內息的掌控達到“念動即至,意散即穩”的入微境界,更要求內息本身具備足夠的“靈性”或“慣性”。
他決定從最簡單的“呼吸”入手。
《全真大道歌》的筑基呼吸法,他早已爛熟于胸。此刻,他不再刻意去“引導”氣息按照特定路線運行,而是將全部心神沉浸在“呼吸”這個動作本身。
吸氣,細、長、緩,意念隨著氣息自然下沉,仿佛能直貫丹田。
住息,短暫停留,心神空明,不執著于守住某處,只是純粹地“感知”身體內部的氣息流轉。
呼氣,徐徐而出,意念仿佛隨著氣息彌散至四肢百骸,不帶絲毫強迫。
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復這個過程,不再追求“氣感”的強弱,而是專注于呼吸與身體、與意念的協調統一。他嘗試在呼吸間,將那種“觀照”內息的狀態,如同給身體設定一個“背景程序”,讓它在不干擾正常活動的情況下,持續維持極低強度的運轉。
起初,效果甚微。心神極易被雜念帶偏,或者不知不覺又回到了主動引導的老路。稍一分神,那“背景程序”便中斷了。
但他極有耐心。如同當初在白石村編織那個歪歪扭扭的蘆葦墊,失敗了,便重頭再來。
夜深人靜,窗外唯有蟲鳴。
不知過了多久,在他心神因極度專注而進入一種恍惚杳冥的狀態時,一種奇異的感覺出現了。
他的呼吸依舊平穩悠長,但他的意念仿佛分成了兩層。一層依舊清晰地主宰著身體,感知著外界;而另一層,卻如同潛入水底的暗流,在不為表層意識所主導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維系著丹田內息隨著呼吸節奏,進行著極其微末、卻綿綿不絕的舒張與收縮。那種內息的流動,不再是被他“驅策”,更像是身體自發進行的“吐納”。
成了!
陳實心中剛泛起一絲漣漪,那玄妙的狀態瞬間如同受驚的魚兒,倏然消失,內息重新恢復了沉寂,需要主動意念才能引動。
他緩緩睜開眼,眼中沒有失望,只有明亮的精光。雖然只是短暫的一瞬,但他真切地觸摸到了那個門檻!證明了這條路是可行的!
人造金手指,絕非一蹴而就。?這需要成千上萬次失敗的嘗試,需要將這種狀態從“偶然觸發”變為“有意可控”,再最終化為“無意常態”。這是一個水磨工夫,是對心性與控制力的極致錘煉。
但至少,他已經找到了方向,并邁出了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他輕輕呼出一口氣,感覺精神上的疲憊似乎都消散了不少。他知道,從今夜起,他的武道修行,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更為艱難的階段。而這一切,都源于他超越時代的思維與持之以恒的實踐。
窗外,月華如水,悄然灑入房中,映照著他沉靜而堅定的面容。金堆鎮的夜,似乎也因為這不為人知的突破,而顯得格外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