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丫點點頭:“嗯!莊主姐姐說了,這些鹽有些貴,等過陣子,她買些便宜的鹽回來,我的工錢能領更多鹽呢!”
桃丫領回來的鹽,是簡星夏在集市上買的,三塊錢一斤,其實也不貴,但臨時工的工資低,加上原生世界的各種鹽律,簡星夏想好了,往后換成粗鹽給他們。
桃丫領的這點鹽,差不多價值三毛錢,但算下來也有一兩。
足夠他們吃上一陣子的了。
杏丫和黍哥兒歡天喜地地去洗野菜了,說今天晚上捏野菜團子吃,只用一點點面粉,加多多的野菜,吃起來容易飽,還不耗面粉。
只有林三娘,看著那樣精細的大米和白面,心里的不安越發(fā)嚴重。
“這米,竟連一粒沙,一粒谷殼都沒有!”
如果說多花些人工,反復挑揀,或許挑揀上十遍,也能挑出這樣干凈的大米,但面粉就不可能了。
這面粉白得刺眼,白得放光,簡直像是一粒麥穗都沒混進去。
可是這怎么可能呢?
便是貴人吃的“白面饅頭”,也不會是這樣白的,都是摻著麥麩,灰灰白白的。
故而才有人將面粉也稱為“灰面”。
林三娘過了這樣久的苦日子,她沒見過神仙,不敢相信這樣的好事竟會落到他們家頭上。
但眼下看到這樣的米和面,林三娘不得不信了。
可信了有神仙,林三娘的心反而越發(fā)不安起來了。
桃丫口口聲聲說是她干活換回來的,但林三娘給人做幫工,哪里能不知道幫工的工錢?
桃丫干的那點活,別說藥,別說細糧了,就是換那堆野菜,都有些勉強。
林三娘更擔心是桃丫拿了更要緊的東西去換的糧食和藥,或是性命,或是壽數(shù)……
她掙扎著起身,不肯吃藥,緊緊抓住桃丫的手:“桃丫,是娘對不住你,是娘害了你……”
桃丫好一頓勸說,才明白林三娘的擔憂,她連忙發(fā)誓:“娘!真不是!仙女姐姐是好人,她沒有換走我的任何東西,我真是干活得來的!”
見林三娘不信,桃丫急得想哭,末了,她突然想到一個法子。
“對了,我當初是哭著求到山神娘娘廟前,才得了機緣,遇到神仙姐姐的,那時候我說的是什么粗活累活我都肯干……仙女姐姐說她也是找人干點兒拔草這樣的小活兒,才招到我的。”
“第二日去的徐老伯也是,他說是求了仙姑,說他這一身的泥瓦匠本事,只盼著能換到一丁點兒他孫兒能吃的糧食。”
“還有還有,第三日的黑妖怪……大黑哥也是,他說他是在夢里跟他主人說話,說只想主人帶他走,他往后會好好干活,種地、打獵、扛貨,什么都能干。”
桃丫仔細回想著這些天簡星夏跟她推測的“招工來源”,鼓勵林三娘也去試試。
“娘,你會做飯,會洗衣裳、縫補衣裳,還會灑掃、伺候,你也去山神娘娘廟里試試,你跟山神娘娘說你會做這些,想找差事,說不定仙女姐姐再找人的時候,就找到你啦!”
林三娘自是不信的。
她其實也年年去廟里祈愿,但不過是祈愿家人平安,不敢奢望更多。
更別說,去山神娘娘廟里找?guī)凸せ顑毫恕?/p>
這真是……
但林三娘愿意用自己換女兒的平安的,她看著桃丫,溫柔地點點頭:“好,那娘好了就去娘娘廟里求一求。”
若是神仙要換走什么東西,那就換走她的吧,留她的孩子平安。
桃丫哄著林三娘喝了藥:“這藥我都帶回來了,您就喝了吧。”
林三娘喝了藥,身子日漸好轉。
過了兩日,她能見風了,當真像桃丫說的那樣,去娘娘廟求了一回。
又將精貴的大米分出來一點點,帶著去了先前幫工的富戶家里。
去年秋收就不濟,今年這也沒糧下來,富戶家里不缺米糧,但這樣精細的新米,也是沒有的。
女管事一看林三娘布兜子里的精米,眼睛便亮了。
她伸手抓了一把出來,放在手上,越看越驚喜。
主子不樂意吃陳米,新米里頭癟殼多,米粒不飽滿,不香,口感也差,她們做下人的,再怎么反復挑揀,也揀不出來主子滿意的米。
管事心里暗喜,但面上卻不是好相,她往布兜子里瞅了瞅,嫌棄道:“就這一點兒?夠誰吃的?”
林三娘盯著她的手——女管事手里的沒還沒放回來。
話說得溫和,但態(tài)度也很堅決:“只有這么多了,還是我大姐夫走省城幫忙押貨,路上遇到賊人,挨了一刀,救了主家性命,人家才給的這一點,原本是要留給我大姐剛出生的孩子的。”
林三娘抿著唇:“張管事,我與你相熟,才先來找你,你若是不要,我便去城東了。”
城南是富戶,城東是貴人,都是吃得起精糧的人,她這米好,不缺買家。
張管事眼珠子轉了轉,她倒是知道,林三娘的確有個大姐夫是干鏢局的,這米來路也說得清楚。
她一手不放米,另一手拎起布兜子掂了掂:“真就這么點兒?”
林三娘一口咬死:“只有這么些。”
這些半斤不到,已是極限。
她盯著張管事,面色如常,心里卻在打鼓,她故意說出大姐夫的名字來,也是想借大姐夫鏢師的名號,擋一擋張管事的貪心。
人若是沒有個依仗,手里這點東西,只能白白被人搶了去。
果然,張管事掂了半天,又問了一遍這米取來的過程,才不情不愿地問:“那你要換什么?”
管事手里捏著錢,但輕易不拿出來,府里的東西卻不一樣,尤其是那種沒數(shù)的東西,她能做主。
林三娘常給人幫工,自然也明白,錢和有數(shù)的東西她換不了,換的就是那種一大缸,少個一斤兩斤,沒人察覺的東西。
“陳谷陳麥,有什么都可以,但我要四斤。”
來之前她在糧鋪打聽過了,今年的新米還沒下來,去年的米因為收成不好,也不剩多少了,現(xiàn)在賣的,大多是前年的陳米。
米價比谷價貴三成,新米比陳米貴五成,隔年的陳米又再便宜一些。
算上張管事辦事得力,能得主子的賞……她要四斤陳谷也是合理。
果然,張管事跳著腳就要罵人:“你瘋了吧?半斤不到點兒,要換四斤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