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導論課帶來的思想盛宴很快就被現實的冷水澆醒。當《心理統(tǒng)計學》的課本發(fā)下來時,我看著滿書的公式和符號,感覺像是拿到了一本天書。
“概率分布、假設檢驗、方差分析……”我喃喃念著目錄,胃里一陣發(fā)緊。
弗洛伊德老師飄到我肩后,看著課本上那些復雜的數學表達式,難得地陷入了沉默。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謹慎地評價:“這似乎……比我那個時代需要的數學工具要復雜得多。”
第一堂統(tǒng)計課是在一個悶熱的下午。講臺上的年輕講師語速飛快,白色的粉筆在黑板上劃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公式。
“記住,t檢驗的公式是這樣的……”他在黑板上寫下長長的一串符號,“而F檢驗的適用條件則是……”
我努力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但那些希臘字母和數學符號像是活了過來,在紙上跳舞,就是不肯乖乖進入我的腦子。周圍的同學們或專注記錄,或頻頻點頭,只有我一個人像個局外人,完全迷失在這片數字的叢林里。
下課時,我感覺頭暈目眩,筆記本上只零星記了幾個根本看不懂的公式。
“完了,”我絕望地對弗洛伊德老師說,“我可能要成為心理學系第一個因為統(tǒng)計課掛科而退學的人了。”
那天晚上,我在自習室對著習題集苦戰(zhàn)。一道關于“正態(tài)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的題目讓我徹底崩潰。我煩躁地扔下筆,把臉埋進臂彎里。
“小今,”弗洛伊德老師的聲音溫和地響起,“也許你需要換個角度思考。統(tǒng)計學不是你的敵人,而是幫助你看清真相的工具。”
“可是我連工具都拿不起來。”我悶悶地說。
就在這時,手機屏幕亮起,是方舟的視頻請求。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通了。
屏幕那端,方舟戴著那副熟悉的黑框眼鏡,背景是清華圖書館的自習區(qū)。
“怎么了?”他一眼就看出我的沮喪,“統(tǒng)計課遇到麻煩了?”
我長長地嘆了口氣,把攝像頭對準攤開的習題集:“這根本不是心理學,這是高等數學。我完全看不懂。”
方舟湊近屏幕看了看題目,突然笑了:“就這個?很簡單啊。”
“對你來說當然簡單!”我忍不住提高了音量,“你可是物理系的!”
“別急,”他依然笑著,“把題目拍清楚發(fā)給我,我教你。”
十分鐘后,方舟發(fā)回了一張寫滿詳解的草稿圖。不同于老師的抽象講解,他用最直白的語言解釋了每個步驟的原理。
“你看,這里為什么要用z分數?因為它能幫你把不同的數據統(tǒng)一到同一個標準下比較,就像把不同的貨幣換算成美元一樣。”
我盯著他的解釋,那些原本僵硬的公式突然變得生動起來。
“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所以你是在建立一個比較的標準?”
“沒錯!”方舟的聲音帶著鼓勵,“統(tǒng)計學就是在混亂的數據中建立秩序的工具。你不是在學數學,你是在學一種思維方式。”
在方舟的遠程輔導下,我漸漸摸到了門道。每天晚上九點,我們都會準時視頻,他成了我專屬的統(tǒng)計課家教。
“今天老師講了方差分析,我覺得我懂了,但做題還是不會。”有一次我向他抱怨。
方舟想了想,突然問:“你們心理學是不是經常要比較不同實驗組的結果?”
“對啊。”
“那就把方差分析想象成一個裁判,”他打了個生動的比方,“這個裁判要判斷幾個組的差異到底是真的存在,還是只是偶然誤差。F值就是裁判的判斷依據。”
這個比喻讓我茅塞頓開。原來那些冷冰冰的公式背后,都對應著實際的研究需求。
弗洛伊德老師對這一幕頗感有趣:“很有意思。在我的年代,我們依靠的是臨床觀察和直覺。而現在,你們用數學來驗證直覺。”
“因為科學需要證據,而統(tǒng)計學提供了衡量證據的工具,對嗎?”我一邊整理筆記一邊回答。
期中考試前一周,我?guī)缀趺刻於己头街垡曨l到深夜。他不僅教我解題,更重要的是,他幫我建立起了對統(tǒng)計學的信心。
“記住,你不是在對付數學,”考試前一晚,他在視頻里對我說,“你是在學習如何用數據講好一個關于心靈的故事。”
考試那天,我走進考場時手心還在出汗。但當試卷發(fā)下來,看到那些熟悉的題型時,我的心突然安定下來。
讀題、分析、選擇合適的方法、計算……整個過程出乎意料的流暢。交卷時,我甚至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成績公布的那天,我緊張地打開教務系統(tǒng)。當看到“92分”的成績時,我?guī)缀鯊囊巫由咸饋怼?/p>
“弗老師!我做到了!”我興奮地轉向身旁。
弗洛伊德老師微笑著點頭:“你克服了對未知的恐懼,這是很重要的成長。”
我迫不及待地給方舟發(fā)了消息:“統(tǒng)計期中考試,92分!”
他的回復很快來了:“我就知道你可以。不過別忘了請我吃飯。”
那天晚上,我獨自在校園里散步。秋夜的風已經帶著涼意,但我心里卻暖洋洋的。路燈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我看著那個影子,突然意識到什么。
“弗老師,我好像明白為什么心理學需要統(tǒng)計學了。”
“哦?”
“因為人的心靈太過復雜,僅憑個案和直覺很容易產生偏見。而統(tǒng)計學,就像一盞燈,幫助我們照亮那些隱藏在個體差異背后的普遍規(guī)律。”
弗洛伊德老師飄在我身邊,月光透過他半透明的身影灑在地上。
“很好的領悟,小今。在我的時代,我們點燃雪茄,在診室里探尋個體的心靈奧秘;在你們的時代,你們點亮數據,在實驗室中揭示群體的心理規(guī)律。方法在變,但探索的初心不變。”
我點點頭,掏出手機給方舟發(fā)了條消息:“謝謝你,不僅教會我統(tǒng)計,更讓我理解了它的意義。”
他的回復很簡單:“因為你值得。”
看著這五個字,我忽然覺得,也許統(tǒng)計學并沒有那么可怕。在這個探索心靈奧秘的旅程中,它只是我需要跨越的眾多障礙之一。而我很慶幸,在這個跨越的過程中,我不是獨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