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的九月,知曉哥毅然告別了那條看似是捷徑、實則布滿荊棘的體育特長生之路,將全部身心重新投入了浩瀚學海。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面臨的是雙重挑戰(zhàn):一是恢復數(shù)理化昔日的領先地位,這需要重新梳理知識點,大量做題;二是克服語文和英語這兩個需要長期積累的短板,這對他而言,是更艱巨的攻堅戰(zhàn)。
沒有了追逐歐陽紅麗時的那份悸動,沒有了在秦丹丹面前的自卑與膽怯,甚至暫時擱置了對崔曉菊那份朦朧而溫暖的情愫,此刻的他,心中只有一個無比清晰的信念——奮斗。他將所有青春期的情感糾葛、失戀的落魄與迷茫,都化作了書山題海間最堅毅的步伐。
為了彌補語文的不足,他像苦行僧一般,瘋狂背誦大量的詩詞歌賦和優(yōu)秀范文,將《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中的重要篇目爛熟于心。對于英語,他同樣采用最“笨”卻最有效的方法,背誦了大量的作文范文和經(jīng)典課文,反復聆聽有限的聽力材料,閱讀他能找到的一切英文讀物,做了數(shù)不清的模擬試卷。煤油燈下,他凍裂的手指緊握著筆;晨光熹微中,他朗朗的讀書聲已回響在校園。
一、金榜題名與現(xiàn)實的冰霜
一九九九年六月,高考放榜。658分!全縣第30名!路知曉的名字,如同一聲驚雷,震撼了整個淮河鎮(zhèn)。他成功被國家“211工程”重點高校——海市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錄取,未來將成為一名外科醫(yī)生。
當那張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送到手上時,知曉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悅與自豪。這與同班幾位選擇了體育特長生路徑、最終僅考了388分左右的同學形成了鮮明對比。然而,這份喜悅很快便被現(xiàn)實的冰水澆透。那幾位同學,或許成績不如他,但他們有著一米八的帥氣身高,有著“高富帥”的家境和與之俱來的優(yōu)越感,這些都是知曉哥此生難以企及的。
喜悅過后,是冰冷的計算:海市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每年學費6000元;從安徽淮河鎮(zhèn)到海市,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路費需要數(shù)百元;在大學里,即便再節(jié)省,一年的生活費至少也要1000元。這對于早已為給三個哥哥娶媳婦而掏空家底、賣了牛和豬、還欠過高利貸(雖已還清,但元氣大傷)、如今連口糧都要靠向舅舅家借麥子的路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二、求助無門的絕望
手握通知書,知曉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他硬著頭皮,開始了艱難的求助之路。
他找到大哥路一鳳:“哥,我想上大學。”
大哥面露難色,甚至帶著一絲不解:“學習有啥用?畢了業(yè)一定能找到工作嗎?能賺到大錢嗎?我不是不想幫,我是真沒錢,也沒辦法。”
他找到村里最富有的路有理,希望能借到一些錢。路有理抽著煙,緩緩說道:“知曉,海市大學是好大學,可你這四年讀下來,不是小數(shù)目,得好幾萬。我們……也解決不了啊。”
他找到舅舅李立三,幾乎帶著最后的希望。舅舅正在地里干活,嘆了口氣:“娃啊,不是舅舅說你,讀書真的有用嗎?你看咱們村支書的兒子,大專畢業(yè),不也還在家閑著?我們就是傾家蕩產(chǎn),也供不起你啊。”
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被“讀書無用論”和現(xiàn)實的冰冷所打擊。知曉哥灰心喪氣地回到家,與父親路大俠相對無言。
父親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良久,猛地磕了磕煙袋鍋子,聲音沙啞卻堅定:“你這學,必須上!爹來想辦法!”
可是,家里還有什么可以“想辦法”的呢?牛早已沒了,豬也賣了,糧食為了還債也折騰光了,真正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三、絕境中的微光與轉(zhuǎn)機
無奈的爺倆,只能抓住眼前唯一能產(chǎn)生微薄收益的活計——編竹籃。一個竹籃賣兩塊錢,父子倆起早貪黑,一天能編十幾個,一個月下來,能攢下一千元左右。這筆錢對于學費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七月的烈日下,汗水滴在竹篾上,瞬間蒸發(fā),希望仿佛也隨之一點點流逝。
就在父子倆一籌莫展,幾乎要被現(xiàn)實壓垮之際,一道曙光穿透了陰霾。淮河縣一中的一位老師,幾經(jīng)打聽,找到了路家。
“知曉同學,你家的情況我們學校聽說了。”老師看著眼前這個清瘦卻目光堅毅的少年,以及一旁雙手布滿老繭、神情局促的父親,語氣誠懇,“我們校領導經(jīng)過研究,決定給你提供一個機會。歡迎你回到縣一中復讀一年,學校將免除你所有的學費和住宿費,并且每個月提供200元的生活補助。”
這個消息,對于深陷絕境的知曉哥而言,與其說是一根救命稻草,不如說是一個從天而降的機緣,一扇在黑暗中重新打開的希望之門!它意味著,他仍然可以留在求學的軌道上,仍然可以繼續(xù)追逐那個“白大褂”的夢想。只要還能讀書,就還有無限的可能。哪怕是復讀,也是在為下一次的飛躍積蓄力量。
正所謂:《沁園春·高考》
淮水東流,麥浪千重,汗雨九秋。
憶撐桿飛燕,橫空掠影;書山跋涉,題海沉浮。
數(shù)理重拾,英文字句,夜半燈花咬筆頭。
憑欄處,看紅榜題名,熱淚難收。
家徒四壁何求?嘆學費如山壓老叟。
訪親鄰借貸,銅錢冷落;高堂編篾,繭手綢繆。
金榜生輝,柴門鎖霧,誰解寒門志未休?
東風至,恰恩師送炭,再續(xù)吳鉤!
這一刻,知曉哥深深體會到,寒門學子的求學之路,從來都布滿荊棘。金榜題名固然是輝煌的勝利,但跨越現(xiàn)實的經(jīng)濟溝壑,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與運氣。然而,他骨子里的那份堅韌沒有被壓垮。恩師的雪中送炭,讓他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他緊緊抓住了這次復讀的機會,這并非退縮,而是為了更好的起跳所做的蓄力。他深知,理想的道路注定崎嶇,但只要心中的火種不滅,哪怕千難萬險,他也必將克服困難,迎難而上,最終突破自我,實現(xiàn)那個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人生的醫(yī)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