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點14分。
一條直達濟南北城的黃土公路上。
這條黃土公路是津濟公路的終點站,同時也是從城北方向進入濟南的必經之路。
可以看到。
這條黃土公路車流如織,人流似雨。
車流與人流分成兩個方向,你來我往,井然有序,最終匯聚成一幅出城進城的喧囂熱鬧畫面。
轟隆隆!
大地輕微震動,汽油發動機的聲音由遠而近,一列氣勢驚人的軍卡車隊出現在地平線的盡頭。
城樓下方。
大大打開的城門外。
數十名身穿灰藍軍服的站崗執勤士兵紛紛睜大眼睛,驚愕地眺望著大路盡頭那列軍卡車隊。
不過一會,由27輛解放軍卡和12輛北汽吉普所組成的車隊宛如一條巨蛇,緩緩抵達城門口。
“喂喂喂!”
“你們是哪部分的?”
“進城干什么?”
“沒有調令和通行證,我可不敢放行。”
一名身穿灰藍軍裝的上尉軍官大步向前,走到第一輛卡車的車頭位置,他踮著腳尖望著坐在副駕位的趙青虎,大聲嚷嚷詢問。
上尉軍官的語氣非常客氣,他看見駕駛員是個上尉,副駕又坐著個少校,后方車中肯定有大人物,說不定里面就坐著第三路軍的某位師長旅長。
“哪部分的?”
“老子是二十九…”
手握方向盤的錢大鈞剛想開口報番號,然而話說到一半,錢大鈞及時收住嘴巴。
錢大鈞猛然想起,他們已經不是二十九軍的人了,在別人的地盤上,番號可不能瞎報。
“二十九?”
上尉軍官聽見個二十九,誤以為這列車隊是29師的人,上尉軍官立馬扯開喉嚨,大聲說道:“這里是濟南城,韓長官立過規矩,哪怕你們是曹師長的人,沒有調令和通行證,一律不得進城。”
“誰說老子沒有調令?”
錢大鈞嗖的一下便摸出一張四四方方的公函,然后就將手伸出窗外,示意上尉軍官趕緊拿去看。
接過錢大鈞遞來的調令,上尉軍官低頭一瞧,頓時有些懵逼,公函上印著翼察綏靖公署六個大字,
上尉軍官只有小學文化,但他知道翼察綏靖公署指的是河北與察哈爾,而非華夏民國山東行政公署。
這也就是說。
眼前這支部隊壓根不是韓長官麾下的國民革命軍第29師,而是河北宋哲沅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
“等等!”
“**革命軍第29軍?”
上尉軍官目光一凝,再度低頭查看這張調令。
果不其然,公函中間還有一行小字,上面寫著國民革命軍第29軍大刀隊第四中隊。
睜大眼睛仔細確認一遍,公函上寫的確實是29軍大刀隊第四中隊,上尉軍官立即將調令還給錢大鈞,并對其敬了個軍禮,隨后就招呼兄弟們放行。
昨天他收到通知,司令部準許這支從北平而來的大刀中隊進入濟南,任何人不得刁難。
半分鐘后。
車隊順利通過北城門,進入濟南北城區。
由于大家都不是山東人,沒人知道山東行政公署坐落在城內哪個位置,車隊一路走走停停,最后還是在一位街頭巡警的指引下,這才抵達目的地。
山東和翼察兩省不同,翼察綏靖公署屬于軍政合一機構,軍政都在一起辦公,職權比較混亂,山東的軍政是分開的,行政方面由行政公署負責,軍務方面由第三路軍總司令部負責。
雖說韓復榘身兼兩職,山東最高軍政長官都是他,但韓復榘并未采取軍政合一的治理方法。
在山東地界,軍隊是一套班子,行政又是另一套班子,大家各司其職,互不干涉。
當然。
各司其職互不干涉只是表面。
在民國時期,軍不干政幾乎不可能。
這年頭,軍權遠遠大于政權,地方駐軍不給地方政府面子是常有的事,槍桿子就是硬道理。
…
濟南珍珠泉大院。
此地是山東行政公署與第三路軍總司令部的官衙所在地,雙方都在這里辦公,各占一半地盤。
珍珠泉大院在濟南非常有名。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群。
珍珠泉大院興建于明朝,屬于王府,從最開始的明朝德王府,再到后來的清朝巡撫衙門,以及現在的民國山東行政公署,這地方等同三朝元老。
下午2點39分,經過層層通報。
李言在第三路軍上校副官長兼行政公署秘書室主任張國選的帶領下,踏進珍珠泉大院,來到院內五鳳樓,五鳳樓是韓復渠的日常辦公地。
珍珠泉大院屬于典型的中式山水園林建筑,五鳳樓坐落在一片碧綠的湖泊旁邊,周圍景色分外優美,五鳳樓比起那些西式別墅顯得更為奢華。
金絲楠木當柱子!
什么別墅用得起這樣的木材?
李言估計這些金絲楠木柱應該是明朝時期的,這里曾經是王府,用點金絲楠木倒也不奇怪。
明清兩朝金絲楠木屬于皇家專屬,但一些地位尊貴的王爺得到允許后,同樣可以使用。
五鳳樓內部的堂屋中。
李言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旁邊是一個茶桌與另一張太師椅,整個堂屋的布置大同小異,左右兩方外加正上方都是一張茶桌搭配兩張太師。
當然,客座與主座還是有些區別,正上方那兩張太師椅的后方還擺著一張造型精美的條案。
可以看到,條案上面放著筆筒、時鐘、花瓶等裝飾物,條案后面是一座木質墻壁,上面掛著一幅古代山水畫,畫的兩邊則是一副對聯。
就在李言欣賞那幅山水畫時,身穿灰色中山裝的張國選端著一個茶盤走了進來,茶盤上放著兩杯熱氣騰騰的茶水。
張國選輕輕將茶杯放在李言身側的茶桌上,抬手示意,微笑開口說道:“李先生,請!”
“張副官客氣了!”李言笑著寒暄一句,他正好有些口渴,端起茶杯不緊不慢的喝了兩口。
茶水味道不錯。
茶葉好不好李言品不出來,但茶杯中的茶水確實非常好喝,一口下去竟唇齒留香,韻味悠長。
李言喝茶時張國選也入了座,他坐在李言左方的太師椅上,兩人相隔一張半米寬的茶桌。
看著喝茶的李言,張國選心緒如潮,遠沒有表面這么平靜,諸多和李言有關的信息瞬間涌上心頭。
海外華人!
背后存在一個實力強大的海外組織。
賣給宋哲沅一萬支步槍、六百挺輕重機槍、五十門野戰炮、兩千萬發子彈、一百輛軍卡。
本來能賣500萬銀元的武器彈藥,就因為29軍需要對抗日寇,李言大手一揮,完全不按市價來,宋哲沅只花了350萬銀元便買到一批足以武裝一個步兵師的武器彈藥,這未免也太過大方。
難怪韓長官對此人如此重視,任何一位地方軍閥,面對李言的投奔,誰能說出拒絕二字?
從辛亥革命,再到當下的民國二十六年,華夏大地上的軍閥換了一茬又一茬,閻老西自民國元年開始擔任山西都督,二十多年過去,閻老西像個不倒翁似的穩居山西,多次戰敗都能翻身。
閻老西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靠著太原兵工廠這個武器供應廠。
損失再多的部隊,只要太原還在,兵工廠還在,過個兩年晉綏軍立馬就能恢復元氣。
韓長官坐擁齊魯大地,統轄第三路軍,麾下擁有五個步兵師、一個手槍旅、三個炮兵團。
但這點兵力比起川軍、桂軍、晉綏軍、粵軍、湘軍、滇軍等主流軍閥,魯軍實在有些排不上號,就連宋哲沅的29軍都要比魯軍強大不少。
韓長官和宋哲沅同為西北軍十三太保,現在宋哲沅麾下的29軍已經高達10萬人,而韓長官麾下的第三路軍卻只有7萬人,差距著實不小。
先前韓長官聽聞宋哲沅從李言手里買了一個師的裝備,并且價格還十分低廉,韓長官要說心里不羨慕,那絕對是假的。
本來韓長官準備聯系李言,看看能不能做點生意,魯軍也需要武器彈藥,誰曾想還沒開始聯系。
好家伙!
李言居然自投羅網。
急匆匆的投奔韓長官而來。
面對這種好事,找誰說理去。
李言能賣給宋哲沅一個師的裝備,現在你準備投奔韓長官,那么賣給魯軍兩個師的裝備,價格方面也和29軍看齊,這應該很合理吧?
兩個師的裝備需要近千萬大洋,魯軍如果拔出腸子刮出血,咬緊銀牙,再怎么也能湊出來。
有了兩個師的裝備。
韓長官便能名正言順的自稱擁兵十萬。
當下的魯軍雖說對外宣稱十萬兵馬,但真正有戰斗力的部隊只有7萬人,剩下3萬人全是各縣那些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地方保安團。
喝著茶的李言并不知道張國選心里在琢磨什么,他若知道,必會舉雙手贊成。
買買買!
給我多多的買。
反正后面也是我李某人的。
至于有沒有蝴蝶效應,李言不信韓復渠多了幾萬兵馬,就能硬氣的和日寇的甲種師團硬碰硬。
李言認為,人的性格很難改變。
多出幾萬兵馬,說不定韓復渠反而更加怯戰,部隊都是真金白銀堆出來的,他能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