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自窗外灑進五鳳樓,最終又映在李言那張俊朗的臉頰上,張國選盯著靜靜喝茶的李言,雙眸來回打量,心中給予評價:“好一個俊秀少年郎!”
以雙方年紀而言,張國選馬上奔四十,確實有資格稱呼二十出頭的李言為少年郎。
等了一會。
見李言終于放下茶杯。
張國選雙目含笑,熱情說道:
“韓長官正和青島的沈市長交涉一些事情,估計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脫身,李先生一路舟車勞頓,不如我先帶李先生去客房歇會?”
“沈市長…”
李言腦海飛轉,快速尋找相關信息。
很快。
李言知道張國選說的是誰了。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軍丟了地盤,失去財政收入的東北軍無法供養東北海軍,也就是渤海艦隊,后面渤海艦隊又被蔣校長改組為海軍第三艦隊。
從東北軍渤海艦隊再到民國海軍第三艦隊,其艦隊司令一直是張國選口中的沈市長沈洪烈。
東三省被日寇占據后,沈洪烈率領海軍第三艦隊退守青島,當時韓復渠剛剛入主齊魯大地,尚未站穩腳跟,第三路軍總共只有兩萬來人。
由于東北軍喪失財政來源,軍費開支遇到極大困難,導致海軍第三艦隊沒錢發餉,而海軍部對東北軍海軍改組而來第三艦隊很不待見,無論第三艦隊怎么催,海軍部就八個字,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海軍是燒錢兵種。
南京方面連陸軍都養不起,更別說海軍,這個兵種沒有一定的經濟體量,壓根玩不轉。
陸軍打輸了還能四處撤退。
海軍打輸了那真是啥也沒有了!
一場大型海戰便能將海軍的家底徹底清空。
遙想當年,1895年的甲午海戰,當時的北洋艦隊乃是亞洲第一艦隊,全球第六艦隊。
排名水不水李言不知道。
反正就這一場戰爭,晚清傾舉國之力供養起來的北洋艦隊,一場甲午海爭直接全軍覆沒。
放在小國身上,消耗3000萬兩白銀堆出來的海軍,就打了一仗,然后被清零,這誰玩得起?
話題說回海軍第三艦隊。
民國海軍部不愿意給錢,駐扎在青島的第三艦隊當然要自己搞錢,不然整個艦隊就得解散。
為了搞錢,第三艦隊分艦隊的艦隊長凌霄聯合多名高級將領,向艦隊司令沈洪烈提出建議,要不咱們奪取青島算了,發展陸上勢力,解決軍費。
這個建議深得東北海軍將領的贊同,沈洪烈對此也非常心動,但沈洪烈又不想被事后追責。
沈洪烈老謀深算,以軍人不宜干涉政治為理由,拒絕凌霄等人的建議,其目的在于迫使凌霄等人給他來個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戲碼,事后他又能解除凌霄等人的職務,從而達到獨掌第三艦隊的目的。
如此一來。
沈洪烈不僅不會被追責。
而且還能掌控東北海軍,并得到青島。
事情的發展與沈洪烈預料的一樣。
1931年12月,沈洪烈來嶗山指導艦隊訓練,凌霄等人發動嶗山事變,震驚國內。
嶗山事變使蔣校長意識到東北海軍仍然是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實力不容小覷。
從穩定青島局勢用東北海軍制衡韓復渠等多方面的考量,蔣校長決定任命沈鴻烈為青島市長。
當下的山東并非韓復渠一家獨大,青島的沈洪烈是蔣校長用來制衡韓復渠的一顆棋子。
韓復渠雖是最高行政長官,但青島是民國直轄市,韓復渠管不到青島,沈洪烈知道蔣校長心里打著什么主意,所以壓根不買韓復渠的賬。
為了防止魯軍進入青島,沈洪烈別出心裁的搞出一支海軍陸戰隊,說是陸戰隊其實就是陸軍。
“民國海軍第三艦隊…”李言忽然眼睛發亮,他這時候才發現,山東還真是好塊地方啊!
先前選擇來山東,李言看中的是魯軍,準備趁韓復渠被蔣校長弄掉,魯軍群龍無首,他李某人順勢崛起,來個鳩占鵲巢,騰籠換鳥。
現在聽張國選這樣一說。
李言表示:
啊?
感情這里還有海軍?
很好,第三艦隊我看上了!
至于沈洪烈。
呵呵!
你什么實力,還想跟李先生爭?
別人玩不起海軍,李言當然玩得起,說不定某天就能一銀元秒殺一支強力艦隊。
哪怕沒有秒殺。
我花錢買總可以吧?
小鬼子不是有大和號,我李某人多攢點錢,到時將美利堅的蒙大拿級戰列艦買出來,碾壓大和。
蒙大拿級戰列艦是阿依華級的升級艦,其滿載排水量70500噸,裝備4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
蒙大拿級戰列艦的紙面數據比大和號差了一點,但誰都知道,大和號之所以上馬460毫米主炮,原因是小鬼子火炮不行,只能拿口徑來湊。
二戰期間,蒙大拿級戰列艦沒有問世,美利堅取消了建造計劃,畢竟航母更為劃算。
李言知道航母會代替戰列艦,也明白航母是未來主流,但巨艦巨炮還是需要來上一艘。
“李先生這是在笑什么…”
張國選呆愣愣地盯著李言,不明白李言為何突然獨自發笑,令他大為困惑。
注意到張國選一直盯著自己,一臉的困惑表情,李言咳嗽兩聲,淡笑回復:“張副官的好意李某心領了,估計韓長官和沈市長很快就能交涉完畢。”
張國選見狀也沒再邀請李言去客房歇息。
萬一前腳剛帶李言去到客房歇息,后腳韓長官便忙完了,他可不想弄巧成拙。
說曹操曹操到。
一陣沉緩的腳步聲從外邊蕩了進來。
不過數秒鐘而已。
一名身著中山裝的中年男子步履穩健,龍行虎步般的跨過門檻,出現在門口位置。
中年男子頭發很少,腦袋頂部呈禿頂狀,一雙眼睛微微下斜,給人一種鷹視狼顧的感覺。
看樣子韓復渠和宋哲沅不是一類人,宋哲沅是性格豪爽的西北大漢,韓復渠則是面相陰冷的白面書生,好似隨時都能從背后給你來一刀。
微微同韓復渠對視半秒。
李言立馬從太師椅上站起來,以示迎接。
等韓復渠走近幾步之后,李言注意著禮節,右在前左手在后,一邊準備握手,一邊笑著打招呼:“聞名不如見面,今天總算是見到了家鄉的父母官。”
韓復渠聽到這聲誠懇的家鄉父母官,原本沒太多表情的面容漸漸浮現笑意,旋即便和李言握手。
先前他還擔心李言年輕氣盛,眼高于頂,小尾巴翹到天上,從而對他韓某人不夠尊重。
此刻一看,這個年輕人非常不錯,既沒有恃才傲物,也沒有妄自尊大,態度謙遜的很。
一番簡短的寒暄之后,韓復渠坐在了正上方的太師椅上,李言順勢坐回原位,張國選這位副官長兼秘書室主任同樣沒閑著,趕緊下去泡茶。
韓復渠望了張國選一眼,轉而就將目光挪到李言臉間,緩聲說道:“先前明軒給我發來電報,說有一位年輕俊杰想要回饋家鄉,望我能照顧一二,起初我還不太信,而今看來明軒確實沒有信口瞎編。”
“齊魯大地向來人杰地靈,小李老板能義無反顧,舍棄海外優越生活,欲為積弱已久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實乃國家之幸,亦為民族之幸。”
一聽韓復渠竟將他高高捧起。
連國家之幸和民族之幸都甩了出來。
李言不得不眼含惶恐,苦笑搖頭:“韓長官實在太過謬贊,李言德疏能淺,如何當得起此等稱譽。”
“韓長官主政山東,保境安民,結束山東多年以來的戰亂,令四千萬軍民得以安居樂業。”
“唯有像韓長官這等勤政愛民的父母官方能當得起國家之幸與民族之幸這兩個重若萬鈞之詞。”
堂屋外邊,端茶而來的張國選聽見這番稱贊,驚愕地偷瞄李言,心生感嘆萬千。
昔年他初出茅廬之時,鋒芒畢露,頭角崢嶸,自詡人間第一流,拉不下臉來討好上級,最終只能蹉跎歲月,被現實撞的頭破血流。
金子確實會發光,但埋在土里沒人發現,金子只能是糞土,還好后面時來運轉,韓長官入主齊魯,大勢清洗舊勢力,他才得已熬出頭來。
當年他若能有李言這等情商,何至于天天坐冷板凳,被人排擠到旮旯角落,嗚呼世道不公。
“這小子口才不錯嘛…”韓復渠笑視李言數眼,這番話他聽得很順耳,心情開始有了好轉。
先前跟沈洪烈交涉時,沈洪烈這老匹夫著實將他氣得不輕,沈洪烈動不動就抬出蔣校長來壓他。
當真以為我韓復渠是個柿子泥人。
你沈洪烈背叛張小六,舔著個老臉投了蔣校長,你以為你就能捏我兩下了?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