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彈幕引起了許多觀眾們相同的疑問,明成祖貌似人氣很高啊,一直在天幕出現,雖然出現的場景越來越不正經了點。
“怎么又是明朝,還又是明成祖!”
“壞心眼?這樣說一個皇帝有壞心眼,那后世人講話真是口無遮攔。”
“嘿!老朽活了這么大歲數了,倒是第一次聽人說皇帝壞心眼的,今個是真長了見識了!老朽倒要看看那皇帝心眼子能有多壞!”
各個時空下的古人們對新推送的視頻議論紛紛,而朱棣的同行們對于這種瓜更是打起了十分的精神。
朱棣是吧?
聽說,就是你小子被尊為最后一位大帝?
朕來看看怎么個事兒!
明朝
洪武年間,奉天殿
面對老朱投來的皮笑肉不笑的注視,小朱棣打了個哆嗦,仿佛渾身起了雞皮疙瘩一樣不適,弱弱道:
“爹,別這么盯著我啊。”
“我不好受。”
朱元璋鼻孔出氣,冷哼道:“標兒,把鞭子給咱備好了!”
“老四這個小畜生待會要是做了什么孬種事兒,咱方便動手!”
朱棣:......
小杖則走,大杖則跑,爹抽鞭子,我就逃走!
保持著這個原則的燕王爺,當即撒腿就要逃出奉天殿,卻被朱元璋眼疾手快的按住了萌芽:
“老二老三,按住他,別讓他跑了!”
被兩個哥哥架住的朱棣,欲哭無淚的看著天幕,只得一心祈禱待會天幕輕點搞他。
「咱們現在互聯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人在做壞事的時候是不嫌累的。」
「公元1408年,明朝永樂六年,朱棣給中亞地區帖木兒帝國的沙哈魯寫了一封勸和信。」
起因是原帖木兒帝國的開國君主,帖木兒去世后,將自己的大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
但是帖木兒的四兒子沙哈魯由于從小就跟父親征戰沙場,文武雙全,認為大位應該是自己的。
他的侄子,既沒有他的政治頭腦,也沒有軍事天賦,所謂的戰場歷練也就是跟著老皇帝帖木兒征服印度時走了個過場。
如此黃須小兒?憑什么繼承大統?
他不服!
......
秦朝
嬴政懶得說話了。
因為他覺得自己好像已經看明白了天幕這條視頻要講什么了,這密碼的好熟悉的劇情啊!
開國皇帝傳給了喜歡的兒子的兒子,也就是傳給了孫子皇位。
但是孫子遠沒有他的父親那樣有本事和受國內尊重,于是老皇帝還活著的、另有本事的兒子們就不服。
憑什么老大死了,繼位的不能是弟弟們?
嬴政心里驚呼:朱棣,是你嗎?
元朝時期
忽必烈蹙起了眉頭,他總感覺這個帖木兒帝國的名字好熟悉,怎么一股蒙古語的味啊!
不會真是我長生天的子孫吧?
......
「于是,一場四叔和侄子的皇位之爭便開始了。」
「這一年,是明朝開國文治第一大功《永樂大典》的完本之年,是明朝永樂盛世萬國來朝的第一年,是海內外無數小國君主以得到應天府居住身份為榮開端的一年,是英國公張輔征服安南班師回朝的一年......
總之,這一年的永樂忙的不可開交。
朱棣聽說了這件事后,愣是忙中偷閑的寫信給沙哈魯,勸他作為叔叔應該和侄子好好相處。
畢竟在處理叔侄關系這塊兒,朱棣可是絕對的權威。
就如同,處理兄弟關系的絕對權威——李世民。
處理父子關系絕對的權威——楊廣。」
“密碼*****!!!”
李世民看得正樂呵,冷不丁的又讓天幕促狹的點了名,當場破防大罵。
而隋朝時期,楊堅蹙眉,默默的扣出了一個問號。
天幕看了這么久了,他還能不知道前面這倆不是什么好貨的太宗皇帝,干了什么事兒嗎?
猛然看見了這句話后,楊堅心底發顫:
我兒楊廣,仁義純孝,好文善武,英睿勤儉,怎么可能會弒父弒君?!!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會不會是天幕口誤了?”
皇帝小心翼翼的自問,讓大興宮里的群臣低垂著頭顱不敢對話。
這句話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勁爆了,遠不是他們這種小身板可以承受的。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的話,早知道就說自己拉肚子今個不打卡上朝了。
......
天幕上畫面切換,莊嚴大氣的應天府皇城內,朱棣一臉嚴肅的寫著書信,明明是正經的國書往來,可此時的他臉上卻怎么都壓抑不住笑意。
后世網友們的評論和彈幕緊隨其來。
【“沙哈魯:你的信來的那一刻,我都不用看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追評:“畢竟這封信大明任何一個人寫都行,唯獨不能是朱棣寫。”】
【“朱棣百忙之中,親自寫了這個信,因為他實在是太想指導了!”
追評:“沙哈魯,你看看你說的是人話嗎?”
追評:“沙哈魯:你們東邊打了三四年,以為我都不知道?”】
【“朱棣原話:‘比聞爾與從子哈里構兵相仇,朕為惻然。一家之親,恩愛相厚,足制外侮。親者尚爾乖戾,疏者安得協和。自今宜休兵息民,保全骨肉,共享太平之福。’
沙哈魯難繃:‘陛下昔亦嘗篡建文之位,而致其死,何得復以此教我?’
后續:沙哈魯成功篡位。”
追評:“太好了,剛來就有后續,好評喵!”】
西漢時期
邦子哥瘋狂拍打著桌案,酒盅里的美酒都承受不住這股動靜,向外傾灑些許。
他實在是笑得樂不可支。
“這歷史當真有趣啊!”
“就連這樣的事兒,也能有重復的嗎?”
“哈哈哈,更搞笑的是,那明成祖朱棣居然還有心情去勸和人家!”
劉邦不由得想要去問問那朱棣,你真是好意勸阻嗎?確定不是在一旁添油加醋?
未央宮里,眾人紛紛跟著捧腹大笑。
樂子是有不少,但是皇帝的樂子能見的機會很少。
蕭何強忍著不讓眼角的淚水落下,憋著笑意:
“那帖木兒帝國的皇帝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了,讓明成祖這樣調戲!”
......
明朝
洪武時期
奉天殿里的眾人同樣樂得不可開支,尤其是素來正經嚴肅的徐達,這會憋著笑意瞅了好幾眼自己未來的姑爺。
這一看不好,直接繃不住了。
朱標先是被莫名的劇情雷得嘴角一抽,隨后掛滿了笑意,拍了拍四弟的肩膀:“老四啊!哥哥從小就知道兄弟幾個屬你最機靈。”
國公爺和太子都加入了,其余人便也紛紛跟著出言笑道:
“哈哈哈哈!燕王爺,俺打小就知道你心眼子多。”
“嘿!燕王爺,俺可是記得你帶著俺家小子惹過的禍,那叫一個壞主意頻出啊!宛如什么諸葛在世!”
“還得是燕王爺啊,從小就在這金陵城里風風雨雨,沒想到長大了也是這副脾氣。”
大殿中,充斥著眾人的大笑聲,就連老朱最后都加入了戰團里,樂呵呵道:
“老四,你這皇帝當得比咱輕松不少嘛!居然還有空去勸架!”
殿中,所有人都在笑,都在樂呵。
唯獨只有朱棣的臉色越來越黑。
深感無助不合群的朱棣將求助的目光放在了娘親身上,馬皇后嚴肅著臉,隨后說出了讓朱棣更難繃的話:
“老四啊,娘讀的書不多,可是也知道一個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告訴娘,你寫信的時候笑了沒?”
朱棣:......
我,真的好想,逃離這個糟糕的原生家庭!
......
【“全世界都在鬧四叔,哈哈哈!這就是我喜歡歷史的原因,太有趣了!”】
【“我就想問問,朱棣他寫信的時候自己不想笑嗎?/.微笑.emi”
“朱棣:你搶侄子大位,死后就不怕祖宗責罰嗎?
沙哈魯:你當初怕了沒?
朱棣:每個人體質不一樣。”
追評:“神特么體質啊!”】
史上最和睦的叔侄關系